
小学三年级语文《他从火里跑出来》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他从火里跑出来》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他从火里跑出来》教案1一、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欧、洲、矿、瑞、诺、烬、憾、财、励”;积累词语8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凝神、注视、夜以继日、震撼”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能对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提出问题,逐步养成质疑习惯和释题能力。背诵课文后一节。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研制成功烈性炸药的故事,感受科学家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惜先出献出自己的一切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能对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提出问题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研制成功烈性炸药的故事,感受科学家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惜先出献出自己的一切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小故事?(爱迪生、牛顿、陈景润、居里夫人……)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是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故事。
揭示课题:31他从火里跑出来(齐读)
(3)简介诺贝尔:(出示)
诺贝尔是瑞典的一位化学家。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被世人誉为“炸药大王”。他的发明极多,在科学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病逝后,他捐出所有的财产,设立了“诺贝尔奖金”。
(4)学习第6节。出示第6节,自己读读。引读:“诺贝尔奖金”怎么来的?奖励什么人?(个别回答)试着背诵。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诺贝尔怎么会从火里跑出来,当时他正在干什么呢?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交流检查。出示词语,开火车读。欧洲、开矿、灰烬、夜以继日、震撼、血迹斑斑、财产、奖励、凝神注视
①比一比,组词:厉、励
②说说近义词:夜以继日(不分昼夜、日夜不停)、震撼(震动)
③凝神:注意力集中。意思相仿: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神情专注
④选词填空。
注视、环视、巡视
他目不转睛地()着窗外。
他走遍祖国各地,()了不少乡村。
他走进地铁站,()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3)回答问题:诺贝尔怎么会从火里跑出来的?(研制烈性炸药)
3、深入研读,感悟体会
(1)第1节
①诺贝尔在研制烈性炸药时从火里跑出来,这是多么危险呀!而他为什么还要研制呢?自由读读课文,完成填空: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诺贝尔要研制烈性炸药。
②指名交流。
(2)第2~5节
①诺贝尔是怎样研制烈性炸药并取得成功的呢?默读第2~5节。用直线划出描写诺贝尔进行烈性炸药实验的语句。再读读划出的句子,对自己感兴趣的词语和句字提提问题,打上问号。
(2)交流所划语句。(媒体出示有关语句:第2节、第3节)
(3)质疑。
预设:
①诺贝尔埋头研究炸药已有三四年,实验一次次失败了,但他为什么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②为了看清实验过程,他双眼紧紧盯着火星,凝神注视着……难道诺贝尔不害怕吗?
③“血迹斑斑的诺贝尔挣扎着从火里跑出来,一边奔跑,一边狂呼”这句话中诺贝尔已经受伤了,可为什么他不是呼救而是狂呼成功呢?
④文中的两个省略号表示什么?
4、交流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1)第①题重点:“三四年”说明时间;“几百次”说明难度高;“死伤不少人”“弟弟和几个试验人员被炸死”说明危险大,面临死亡。(板书:困难、危险、死亡)面对如此大的困难、危险,甚至是死亡,诺贝尔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实验。这种为了科学事业不惜献身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啊!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读第2节(齐读)
(2)第②题重点:
“他双眼紧紧盯着火星,凝神注视着……”他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说话练习:
诺贝尔___________地做着实验,他忘记了________,忘记了__________,甚至忘记了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读句,读出诺贝尔全神贯注、入迷的感觉来。
(3)第③题重点:
出示:突然,人们发现一团烟火从屋里飞奔而出,原来是血迹斑斑的诺贝尔挣扎着从火里跑出来,一边奔跑,一边狂呼:“成功了!成功了!”
①指导读句:试读——个别读——齐读,读出诺贝尔成功的喜悦来。
②此时此刻,你想对诺贝尔说什么?(板书:勇于献身)
四、总结全文,拓展学习
1、诺贝尔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怕困难,不怕失败,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不正是我们的榜样吗?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我们都能获得成功。
2、同学们,还想了解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吗?
教师补充诺贝尔奖:影响我们生活的诺贝尔奖
(1)1901年,德国内实验物理学家伦琴有幸成为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2)1902年,英国医学家罗斯不顾生命安危,深入印度疟疾流行的地区进行考察,提出了通过扑灭文字——疟原虫,以预防疟疾的方案,因此获奖。
(3)1911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钋和镭,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至今为止,居里夫人是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4)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六位华裔科学家也先后获得诺贝尔奖,为祖国增光。
3、同学们,课后,你们也可以上网查阅有关诺贝尔奖的资料。
小学三年级语文《他从火里跑出来》教案2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凝神、注视、血迹斑斑”等词语的意思。
2、会用“一边……一边……”的句式说话。
3、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提提问题。
5、通过释疑,揭示科学道路的崎岖,感悟奉献精神的可贵。
二、教学过程
1、设计话题、引入新课
(1)看,画面上有两个话题(媒体出示:诺贝尔、诺贝尔奖)。
你能选其中一个说一说吗?
(2)1896年12月10日,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病逝,一颗伟大的科学巨星陨落了。(媒体出示:课文后一节)。谁来读这段话?
(3)自由朗读这一节并试着背一背。 ……此处隐藏2045个字……会神、神情专注。血迹斑斑(用自己的话):衣服上都是血迹。挣扎(联系上下文):诺贝尔从火场中,用力支撑着跑出来。
4、释疑:诺贝尔为什么要凝神注视冒着火星的导火线,难道他不怕炸伤吗?
(1)(媒体出示):为了看清实验过程,他双眼紧紧盯...着火星,凝神地注视.....着指名朗读。
(2)师:“盯”、“注视”都是表示眼睛的动作,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看的词语?积累:瞄、瞅、望、环视、俯视、俯瞰、仰望、环顾、巡视
(3)轻声读句子,思考:这里为什么用“盯”和“注视”?(“盯”和“注视”说明看得很认真。)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体会诺贝尔做实验时的认真专注。
(5)师:表示看的词语有很多,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进行选择。(媒体出示“词句活动室2”):选词填空注视环视巡视他目不转睛地()着窗外。他走遍祖国各地,()了不少乡村。他走进地铁站,()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6)交流。小结:诺贝尔沉浸在科学实验中,已达到忘我的境界,所以他会凝神注视冒着火星的导火线。板书:凝神注视忘记一切
5、释疑:从火里跑出来的诺贝尔,血迹斑斑,为什么他没有痛苦不堪,反而一边飞奔,一边狂呼“成功”呢?
(1)轻声读读第2节,寻找问题的相关线索。指名交流,教师进行归纳:说明了实验时间之长、难度之高、危险之大、后果之严重。
(2)师:面对困难,面对死亡,诺贝尔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媒体出示句子):但是困难、死亡没有吓倒诺贝尔,他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①理解词语:夜以继日(继:连着。夜以继日:白天连着晚上工作,不间断。近义词:日日夜夜、通宵达旦、日以继夜)
②媒体出示说话练习:诺贝尔,他忘记了,忘记了忘记了。指名交流。
③教师小结:困难与死亡非但没有吓退诺贝尔,反而使他更加忘我地投入实验中。板书:埋头研究不怕困难
(3)师:诺贝尔顶着巨大的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坚持烈性炸药实验,难怪在实验成功之后他会如此的兴奋不已。(媒体出示句子):突然,人们发现一团烟火从屋里飞奔而出,原来是血迹斑斑的诺贝尔挣扎着从火里跑出来。他一边奔跑,一边狂呼:“成功了!成功了!”
①试读个别读齐读
②此时此刻,你想对诺贝尔说什么?交流。③教师指导朗读,体会诺贝尔在实验成功后的兴奋与狂喜。
板书:一边飞奔一边狂呼
6、教师小结: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解决了刚才提出的问题。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诺贝尔为了科学研究,把什么都抛在脑后,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7、感情朗读课文2-5节。
四、课堂总结,复习巩固。
1、师生根据板书共同总结。
师:在过去的三、四年中,诺贝尔对于烈性炸药是——(生:埋头研究,不怕困难),1876年秋,诺贝尔又在进行烈性炸药的实验,当时,他——(生:凝神注视,忘记一切)。结果,又发生了大爆炸。诺贝尔挣扎着从火里跑出来,他——(生:一边飞奔,一边狂呼:“成功了!成功了!”)诺贝尔终于发明了烈性炸药。这一切,都缘于他对科学的执著追求。(板书:执著追求)
2、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我们每个普通人也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让我们用陈景润说的这句话不断地鞭策自己。(媒体出示句子)“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陈景润”
3、齐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3遍。
2、辨字组词洲()欧()励()州()鸥()厉()财()烬()斑()材()尽()班()
3、积累词语:写出和“凝神”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出表示“看”的词语。()()()提高题;
1、诺贝尔,我想对你说。
2、收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小故事,与小伙伴交流。
板书设计:
他从火中跑出来
埋头研究不怕困难Net诺贝尔凝神注视忘记一切执著追求一边飞奔一边狂呼
小学三年级语文《他从火里跑出来》教案5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凝神、注视、血迹斑斑等有关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对自己感兴趣的语句提出问题即培养质疑习惯和释疑能力。
3、了解诺贝尔不顾生命危险,研制成功烈性炸药的故事,感受科学家为了科学的进步,不惜献出自己一切的献身精神。揭示科学道路的崎岖,感悟奉献精神的可贵。
4、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背诵最后一节。
教学难点:
学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提提问题。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历年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计话题,引入新课
1、看,黑板上有两个词语:诺贝尔诺贝尔奖你能选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吗?
2、1896年12月10日,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病逝,一颗伟大的科学巨星陨落了。(出示最后一节)谁来读这段话?
3、自由朗读这一节,并试着背一背。(随班生)
4、告诉你的朋友,“诺贝尔奖金”是怎么来的?奖励什么人?
5、诺贝尔在科学的道路上历尽千辛,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不信,我们来学习第38课。读读课题。
6、这里的他指的就是诺贝尔。
二、学习课文,提提问题
1、他怎么会从火里跑出来呢?自由读课文。
2、课文怎样描写诺贝尔进行烈性炸药实验的?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3、交流
4、轻声读读这几句话,对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词语提提问题?
5、质疑
三、通过释疑,感悟奉献
1、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词句的训练。词句活动室2;注视,环视,巡视的区别补充描写“看”的词语(仰视,环顾,瞄,瞪,俯视)
2、用“一边一边”说说话。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亲自,血迹斑斑,狂呼”等词,感悟诺贝尔的奉献精神。
四、谈谈体会、师生共勉
1、确实“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2、读读这句话。
3、结合课文,或结合你所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小故事,谈谈体会。
(1)1901年德国实验物理学家伦琴有幸成为第一位物理学奖获得者。
(2)1911年居里夫人又以镭和针的发现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迄今为止,居里夫人仍然是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4、再读马克思的这句话鞭策自己。
五、小结
诺贝尔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不正是我们的榜样吗?我相信只要不懈努力,我们每个普通人也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大班社会教案[精华8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893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