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大班数学教案](https://img.jihtu.com/upload/7382.jpg)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1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在学习数字2—4的组成的基础上,已经知道数字如何分成,并且能有多种分成方法。但在动手操作记录上面却不怎么好。因此,在接下来组织幼儿学习5的组成时,我把重点放在幼儿动手操作上面,并进一步学习5的组成。使其更深入的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同时,我又考虑到学习数字组成的枯燥性,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尝试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字5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能理解5的.组成与分解。
难点是能熟练操作范例表。
活动准备
1.小盘每人一只,瓶盖每人5只(也可用正反棋、双面雪花片等)。
2.二套练习纸每人各一份。
3.教师用范例表各一份。
4.数形小方块若干。
5.铅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尝试
1.幼儿每人手持5只瓶盖,在小盘里撒,看看瓶盖有几个朝上,几个朝下?(边撤边做记录) 能力强:用铅笔写在记录纸上。能力弱:用数形小方块在记录纸上表示。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讨论:
(1)你玩出了几种方法?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2)用什么好办法把这四种方法全部记住?
4.小结:撒5只瓶盖按正、反面区分有四种不同的结果。 (边归纳边有规律地记录于范例表中)
5.延伸活动:
(1)可与同伴比比,看谁玩出的方法最多?
(2)回家后,也与爸爸、妈妈玩这一游戏,比比谁玩出的方法最多?
二、幼儿第二次尝试
1.幼儿每人一张图表,上面有许多空格,请幼儿将其补填完整。提示: (1)观察表格中的不同点。(圆点与数字的区别) (2)按照表格中圆点与数字的提示,正确填写。(若表中的第一行是圆点,则下面的空格也用圆点表示,若表中的第一行是数字,则下面的空格也用数字表示)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能力强:用笔直接记录于纸上。能力弱:可用5只瓶盖操作,并用数形小方块表示。
3.讨论:请个别幼儿在范例表中进行操作,并要求全体幼儿验证。
4、教师进行小结,用分合式表示,和孩子一起读出分合式,并讲解分合号、总数与部分数
5、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3和几?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以此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5的组成与分解。
三、讲评、小结幼儿活动情况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巩固5的组成与分解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5的组成,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大班数学教案 篇2[设计思路]
幼儿起初对大于和小于不好理解,有一简单的方法,就是只要让幼儿记住〉和〈的开口方向,通过唱歌和身体姿势来感知,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领会大于和小于,这样就容易多了。
[活动目标]
1、认识大于〉和小于〈,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塑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数字娃娃1-10
3、数字卡
4、猴子头饰40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出示课件)春天来了,蜜蜂和蝴蝶都飞来了,你们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它们之间能不能放=号?(不能)那么我们可以在它们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那边的数字大,那边的数字小,我们给这个符号起个名字叫大于号〉,像张着大嘴巴,朝着大数笑,它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
2、春天来了,不但蜜蜂和蝴蝶飞来了,你们看,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蝌蚪出来干什么了?
鱼儿在水里快乐地游着,(出示课件)你们数一数,有几条小鱼、几只小蝌蚪,并出示数字卡,它们之间能不能放=号?那么我们可以放上一个别的符号,这个符号叫小于号〈,它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
3、 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熟记大于号和小于号(你们看一下,不管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开口方向都朝着什么数?(大数)尖尖的屁股朝着什么数?(小数),让幼儿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出示课件)
二、表演游戏:两个小朋友戴上数字娃娃的头饰,另一个小朋友用身体姿势表演大于号和小于号。
三、巩固练习:(出示课件)每人一张练习题,做完后进行订正。
四、游戏:击鼓传包。鼓声停止后,包落在谁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从包里拿出两张数字卡片,大数幼儿先说几大于几,然后小数幼儿再说几小于几。
五、游戏《小猴学样》。在做游戏之前,我们要先学样本领:就是把不等式变成等式(出示课件),猴妈妈说,两边的小猴子不一样多,没法做游戏,我想让两边的小猴子变的`一样多,也就是大于号变成等于号,有两种方法4-1=3,3+1=4。
游戏做完了,猴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它们喜欢吃的桃子(出示课件),猴妈妈想让两个盘子里的桃子变的一样多,也就是把小于号变成等于号,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5+2=7,7-2=5。
[活动结束]
继续巩固不等式转变为等式。小朋友戴上小猴子头饰,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做《小猴学样》的游戏,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学会发现物体的共同特征,并能表述。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 ……此处隐藏1571个字……:原来根据客人的买糖记录,算一算,统计一下,次数多的,就说明他喜欢吃这种糖,这是统计的一种方法。
(四)菲菲买糖
这一回呀,来了一个叫菲菲的小姑娘。从记录表上看,你们觉得她今天会买什么糖呢?为什么?(次数多)
1.其实,她的记录表上藏了一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原来她两种糖果都喜欢吃,所以有规律地买着吃)
2.一起去看看吧,她会买果冻吗?(出示ppt)果真一样,你们真聪明。
教师小结:所以啊,按照次数来统计也不是唯一的方法,因为同时喜欢两样东西时,有可能会有规律的买,这是统计的第二种方法。
三、最受欢迎的糖果
1.阿姨店里生意可好了,卖出了好多糖果,看这是阿姨店里一周的糖果销售记录和销售统计,什么糖果是最受欢迎的呢?
2.一起来帮忙统计一下吧!先来看看跳跳糖卖出了几份呢?接下来请你们把这些糖果卖出的数量统计一下,在最受欢迎的糖果后面画“√”。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我来看看,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仔细哦!)
4.师幼共同验证。
师:一起来看看,你们和阿姨统计的一样吗?(一一验证)现在我们知道,阿姨店里最受欢迎的糖果是棒棒糖和巧克力,共卖掉了几份?现在阿姨要去进货咯!
四、一起去进货
师:这位阿姨可能干了,她还开了四家连锁店店,也需要帮忙,你们愿意吗?
1.阿姨请我们帮忙统计一下分店里最受欢迎的`糖果,然后帮她去进货。
2.交代任务:
师:请你们听清楚要做哪几件事哦,第一:四人一组一起统计每种糖果卖出的数量,第二:请一个代表负责把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第三:统计出你们店里最受欢迎的糖果,拿好阿姨给大家准备的钱币到“进货部”去进货。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客人老师来验货
师:货进好的一组拿着自己的统计表和进来的糖果请后面的客人老师帮你们验货,看看你们的货进对了吗?
3.送货上门
师:好了,现在我们去给阿姨的连锁店送货去咯!(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7大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目标:1.能自主找出图中的排列规律。
2.锻炼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能按规律正确完成练习。
难点:练习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找出规律。
准备:PPT课件、幼儿画册三P57、记录笔
过程:一、开始部分
1.
2.看数卡听指令拍手。听师指令,幼儿练习顺数和倒数。
二、新授部分:引导幼儿看PPT学习自主找出图中的排列规律,并讲述图意。
1.情境创设:PPT画面(一)森林联欢会即将举行
提问:小朋友们看,这是在哪里?告诉你们,图上有什么?漂亮吗?森林里将要举行什么活动
(2)师:有的小朋友猜对了,森林里就要举行联欢会,小动物齐动手用彩旗、花朵将森林里装扮的非常美丽。咦,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彩旗、花朵还是小兔子,它们的排列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什么秘密了吗?
(2)幼儿讲述。
(3)师:你们说得对,它们的排列都有一定规律。先来看看小兔子是怎样排队的。
2.PPT画面(二),师边操作PPT边提上述问题。
(1)指名幼儿讲述
(2)师小结小兔排列规律:小灰兔和小白兔是一个间隔一个排的,那这个小白兔后面应该排谁呢?
幼儿讲,师肯定:是的,就是小灰兔。(同时点击
出小灰兔)
3.师逐个点击出画面(三)小花和画面(四)彩旗,用同样方法引导幼儿讲述出其规律。
4.师继续谈话:除了小兔们来参加联欢会,你们想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们也来了呢?一起来看看。
(1)师点击PPT画面(四):小老鼠和小狗,幼儿说出小动物名称。
(2)师:原来是小老鼠和小狗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场了,谁能发现他们的队伍排列有什么规律呢?和你的同伴讲一讲。
(3)幼儿互讲后,师指名幼儿讲,师小结:小狗和小老鼠是两个一间隔排队的。
(4)提问:现在你们知道后面的这两只小狗身后会有谁呢?有几只?
三、巩固练习:考考你
1.师继续操作PPT,问:他是谁?原来是喜羊羊,他可是羊村里最聪明和智慧的羊。喜羊羊出了几道题想考考小朋友,看谁的眼睛亮,小脑袋转得快。
2.师操作PPT,提问:图上有什么?(绿色和紫色方块)在问号中间还缺了一点,这缺了的一块应该选择下面的哪个颜色的方块?为什么?
3.幼儿讲述操作理由。
4.师用相同方法引导幼儿找出下一张PPT上所有图案的排列规律,完成问号部分的`练习。(幼儿讲,师操作)
5师:你们今天的表现不错,喜羊羊送个掌声给你们。
四、经验拓展:通过观察PPT引导幼儿感知和讲述生活中事物的排列规律,感知规律的美。
1.师:小朋友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规律的影子,今天老师就给你们看看几张生活中的照片,看看是什么?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师边操作PPT边引导幼儿说。
3.师适当小结
五、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画册三P57“找规律”练习。
1.师在视频台上稍作讲解操作要求。
2.幼儿练习,师巡回观察并个别指导。
3.展示部分幼儿练习,集体点评。
4.幼儿收拾整理材料。
大班数学教案 篇8活动目标:
1、学习6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只有五种分法。
2、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3、要求幼儿学习按指示进行操作,并学习用指示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双色圆片若干、乒乓球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
二、学习6的组成。
1、出示放有乒乓球的盒子,演示“小球分家”。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小球,一起来数数有几个小球?(6个)把板抽掉,看看红房子里有几个小球?绿房子里有几个小球?(4、2)那就是说6可以分成4和2。我们赶快用笔把它记录下来。
2、老师还带来了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它们来变脸魔术。它们从高高的`地方跳下来,看看有几张笑脸,几张哭脸。(4张笑脸,2张哭脸)说明6可以分成4和2。6除了这样分,还可以怎么分呢?
3、讲解操作要求。
请幼儿自己找一个游戏去玩,发现不一样的答案就记录下来,
4、讲解操作结果,教师记录下来,集体读6的分成。
三、重新演示“小球分家”,遮掉盒子,猜猜6个小球分成了几和几;遮掉半边,猜猜这边会有几个小球?演示“变脸游戏”,先猜后看。
四、交换玩游戏。
设疑:6个小球再加一个小球,就是几个小球?可以分成几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