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5-11-10 22:08:09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平面图,培养学生利用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同时,在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引入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利用“东南”等表示方向的词语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指南针示意图培养学生认识八个方向,并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利用“东南”等表示方向的词语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够用表示方向的词语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愿意说一说我们上学期都认识了哪些方向?再说一说位于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二、新授

(一)师:在生活中,除了听说过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外,还听说过哪些方向词?(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现在就让我们继续认识这些方向。

1、出示主题图,看看平面图上都有什么?读一读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对话。

2、通过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看图提出问题,集体解决,复习巩固八个方向,培养学生利用方向来描述物体相对位置能力。)

3、出示指南针图,认识八个方向的准确位置。(培养学生认识八个方向,并根据一个方向能够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二)做一做。

1、利用附页上的圆形纸制作“方向板”。参照指南针示意图。

2、巩固对八个方向的学习。

(三)说一说。

1、在天安门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各有哪些建筑物?(观察图,用表示方向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练一练。

1、利用“方向板”描述一下你家的'周围都是哪些地方?分别在什么地方?(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2、说一说下面几个城市分别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1)出示图,观察图。

(2)汇报。

三、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培养学生利用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同时,在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引入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利用“东南”等表示方向的词语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并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学生利用方向来描述物体相对位置能力。

四、作业

数学一日一练。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认识路线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地铁路线图培养学生认识路线。

2、通过借助认识路线的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地铁路线图培养学生认识路线。

教学难点:

通过借助认识路线的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辨认了方向,同学们认识了方向后就可以利用方向来认识路线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路线吧!

二、新授

1、出示地铁路线图,学生观察图,说一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观察图,汇报。)

2、书中小朋友都说些什么了呢?(指名读一读。)

3、观察图,回答:鼓楼大街站在阜成门站的东北边。从阜成门站上车,现向哪个方向?再向哪个方向?一共坐四站就到鼓楼大街站了?(观察图,认识路线。)

4、我要从五棵松站到崇文门站,怎样换乘比较好呢?(认识1号线和2号线,进一步认识路线。)

三、试一试

四、练一练

(观察图,设计合理的路线,使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信心,培养学生更多的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五、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在地铁中辨认方向,认识路线。我们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对首都北京的地铁认识的较少,通过本节课,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强自信心。

六、作业

1、必做:数学一日一练。

2、选做:阅读知识窗。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

2.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教师:同学们,统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二年级时我们就已经学习过有关统计的知识,下面有道题需要你们来解答一下。

2.课件出示:某城市6月份的天气情况统计表。

(1)晴天和雨天一共多少天?

(2)多云比阴天多几天?

(3)这个月一共有多少天?

3.教师:同学们完成的可真棒!本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有关统计的知识。出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一)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1.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玩的活动,那你最喜欢下面哪种活动?

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

3.小组合作,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每人限选一种,看看这6项活动中的哪项最受欢迎。)

4.完成单式统计表

指名汇报,根据统计结果完成单式统计表。师讲解。

课件出示。

5.对比观察,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找共同点。

(二)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

1.统计项目都一样的两个统 ……此处隐藏15281个字……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两部分内容。在计算这部分内容里又有口算、笔算与估算,以笔算为重点和教学主线,把口算与估算的教学与笔算有机结合、交融安排,使三者相互促进。在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里,既有已经教学的一、两步计算的问题,还有连除计算的两步解答的问题。前者结合笔算教学带着练习,后者编排例题新授。

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第1~10页教学计算,第11~14页教学连除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5~16页是全单元内容的复习和。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口算的内容和教法。

本单元教学的口算有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的除法,如800÷2、300÷6。还有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商是几百几十的数或几十的数,如690÷3、280÷70。在这些口算里,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除法在笔算之前,安排例题教学。其它口算都安排在笔算之后的“想想做做”里教学。

上面一道例题教学600÷3,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是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的前提。教材从现实情境中引出600÷3,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思考算法并相互交流。表面上看,学生的算法各不相同,实质上各种算法是相通的。所以,通过交流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从6÷3=2类推出600÷3=。教材在“想想做做”第1题里及时引导学生应用这种思考,并在表内除法、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之间建立一种结构性联系。

第13页练习二第3题教学其它口算,以已经掌握的口算带出新的口算。其中第(1)小题的前两组口算,从表内除法带出几百几十(或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后两组口算从比较容易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带出相应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知识间的结构性联系,通过推理获得新知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第(2)小题是对比题组,把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商是几百几十和商是几十的口算题安排在一起进行比较,能加强对除法法则的理解。

2.笔算的教学线索和教学活动。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分两段进行,先教学计算法则,即先把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的最高位是百位;或者先把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的最高位是十位。各安排一道例题。再教学商里有0的除法,包括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两种情况。商中间有0的除法,安排两道例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练习中带出。这样的安排,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算法。在具有扎实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数学思考也有所发展。

(1)关于笔算法则的教学。教材不是把法则呈现给学生,也没有把算法示范给学生看,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算法。一共编排两道例题教学计算法则,的986÷2先把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三位数;第3页的312÷4先把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两位数,两道例题设计的教学活动是“估计-感受”“思考-体会”“比较-综合”。

·“估计-感受”。笔算前,在具体情境里估计得数,感受应该先把被除数的哪一部分除以除数。如986÷2的商是4百多→先把被除数的9个百除以2;312÷4的商比100小→先把被除数的31个十除以4。

·“思考-体会”。两道例题都由大卡提出一个关于商的最高位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理性的思考。如商4百多,“4”要写在百位上;31个十除以4得7个十,“7”应写在十位上,从而体会商的最高位的规律。

·“比较-综合”。第4页第3题对同组两题商的位数不同进行比较与研究,得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2)关于商里有0的除法的教学。第6页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第6~8页在得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某一步如果是0除以一个数,这一步商0;第9~10页在得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某一步虽然不是0除以一个数,但不够商1,这一步也商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教学分三步进行。首先从实际情境引出0÷3,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商是0。这是学生首次接触0除以一个数的除法计算,要体会这样的除法是存在的,商0是合理的。然后从0÷3=0类推0÷4、0÷9的商也是0。感受这样的除法算式很多,虽然除数不同,但被除数都是0,商也都是0。最后在较丰富的感性材料中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结论,并应用到相应的计算中去。

第6页下面的例题和第9页的例题都是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前一道例题,让学生应用已有的计算知识与经验,试着计算306÷3,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估算、口算或者笔算,在交流中理解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教学后一道例题,在笔算过程中,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解疑,突出十位上”不够商1就商0“。商中间是0的除法竖式有简便写法,这种写法要通过”呈现-比较-思考-模仿“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首先仔细看教科书里的简便写法,再把这种写法和”萝卜“的竖式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并思考为什么这样简写。然后模仿这种写法的竖式,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逐渐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3.对估算的教学安排。

本单元的估算教学始终伴随着笔算,在笔算的前、后都安排了估算。

四道教学笔算的例题,都在笔算前先估计,通过估计为笔算导向。或是体会笔算应该先把被除数的哪部分除以除数,或是体会商里应该有0。

笔算教学后,又过估算计算法则。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商是两位数。

第5页练习一第2题要求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是在估计商是几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安排这样的估算有两个目的,一是进一步巩固除法计算法则;二是熟练除法的试商。教材引导学生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如第5页第3题明确提出”估计一下,谁跑得快一些“;第15页第6题只要估一估就能知道元钱可以买到的玩具。

4.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先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后用纯文字叙述的方式呈现。

图文结合呈现的实际问题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容易被学生喜欢和接受;图画和对话形象、直观、题意容易理解;生活经验有利于感受数量关系,容易想到解题的方法。也应该看到,图文呈现的信息源多头,几处同时呈现的信息缺少先后顺序。而且部分有用的信息隐含在图画中,有些比较明显,容易发现;有些比较隐蔽,不容易挖掘。教学图文结合呈现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三点:一是通过”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搜集有用的数学信息特别要挖掘隐蔽的信息。二是通过说图意引导学生图文里的有用信息,理出数量间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步骤。三是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并通过交流体会策略的多样,但不要求一题多解。

纯文字方式呈现的实际问题把重要的数学信息精炼且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了,收集和信息的任务比较轻。但是,缺少形象、直观的情境的支持,准确理解题意以及数量关系比较困难。教学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独立看题,留足复述题意的时间。通过复述,完整地理解题意,唤起生活中的表象积累。二是寻找、组织有直接联系的已知条件,理出解题思路。三是妥然对待某些暂时无法解释、不能理解的解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