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教材内容】
《狼牙山五壮士》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7单元第22课(需2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包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
【学情分析】
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文字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雄气概,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习在阅读中分析重点句来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通过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五壮士的口号为什么说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生字卡)。
2、读课文:
分小节指名阅读课文。
(随时注意正音二、质疑。)
师:《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生答后。板书:
勇敢,不怕死。
师:勇敢地献出生命,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吗?
生:还暗含着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很好!那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就知道要写五壮士什么高贵品质啊?
(勇敢,为人民不怕死。)
二、理清文章脉络
师:很好,歌颂了他们的勇敢精神。现在咱们看一看,这篇文章从层次安排上,是不是围绕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写的。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
生:写了一件事。
师:一件什么事?
生:五壮士英勇杀敌的事。
师:谁再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师:就这么一件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写的。)
师:哪是发生啊?哪是结果?哪是发展(经过)?
(接受任务是发生、跳下悬崖是结果、那剩下的三段是经过。)
师:题目叫《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写的是五壮士,这五段里哪几段直接写的是五壮士,谁看出来了?
(生答。)
师:好!五段里有四段都直接写五壮士,再看这四段里哪段最突出他们是五壮士?
(“跳下悬崖”这一段。)
生:最后一段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师:有哪几段是写五壮士和敌人面对面斗争的,表现出来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诱敌上山、引上顶峰。)
三、讲读课文
师:四段里有三段都突出地写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的精神。现在咱们一段一段地看。第一段没有直接写五壮士勇敢不怕死,为什么要写这段?看看课文,(学生翻开书,看课文)第一段有没有用呢?
生:有用,第一段是作为介绍情况的一个开头。
师:介绍情况的开头,干嘛要写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把日寇的猖狂劲儿写出来呢?
(突出五壮士的勇敢不怕死。)
师:好,还有补充的吗?
(说明敌人多,我们六班只有五个人。)
师:很好,敌人数以千计,反动气焰非常嚣张,我们就五个人,他们最后是……
(以少胜多。)
师:对!更能突出他们是壮士,所以这段非常重要,不是没用的。现在大家来看第二段“诱敌上山”一共分几个小层?
(生读第二段,同桌互相讨论分层。)
指名生回答:分三层。
师:这三层,有几层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有两层:第一层和第二层。)
师:好,这两层是直接写他们什么,表现出一种什么精神?
(五壮士怎么样把敌人引上山,怎么歼灭敌人。表现出一种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师:对,这两层是写五壮士英勇杀敌,表现他们不怕死的精神,可以概括成:
板书:
英勇杀敌。
第三层没正面写五壮士怎么英勇杀敌,这层有用没用?
(有用,因为敌人死得很多,说明五壮士非常顽强勇敢,他们是英雄。)
师:很好,第三层实际上就是他们英勇杀敌的结果,更突出他们的勇敢精神。那前两层都写英勇杀敌,写法一样不一样?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既然都写英勇杀敌,为什么写两层呢?写法哪儿不一样?
(第一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概括写,是写他们怎样把敌人引上狼牙山。而第二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具体地描写他们每一个人怎么样打敌人。第二层写他们对敌人刻骨仇恨,狠狠地打敌人。)
师:第二层是具体地写了每一个人。那么,哪一层最能突出他们是五壮士呢?
(第二层。)
师:现在咱们就来看第二层。第二层共几句话?看书!(学生看课文。)每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名总说,下面是分说。)
生:第二层一共五句话,第一句是“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这句话是概括地说他们狠狠地打敌人。第二句“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从这开始是具体地写每个战士英勇杀敌。
师:前面是总述,后面是分述,很清楚的。后面分别写五壮士的四个句子都描写了五壮士的什么?如第一句写班长什么?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平时咱们常讲:描写人物用各式各样的方法,看看用了什么方法?谁看出来了?
师:我请同学读一句说一句,是描写人物的什么?是语言?心情?还是动作?神态?读一句分析一句。
(生读第一句,描写班长的动作、神态。)
出示小黑板第一句、生齐读。
师:哪一个词描写班长马宝玉的神态?
生:从“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沉着”表现了他非常镇静,不慌张。
师:第二句谁分析一下?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句是写副班长葛振林的动作、语言和心情。
师: ……此处隐藏29505个字……认为一个“跟”字能够表现战士们的勇敢。
你们小组有不同意见。
哦,你们认为应该是“紧跟”,这样才更能表现出战士们的勇敢。
大家同意吗?很有道理。
明明知道这是一条绝路,但战士们DD(生接读)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明明知道这是一条绝路,五位壮士――(生接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部队主力
小结:壮士们这一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五壮士?
就是这种义无反顾,就是这种豪不畏惧,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板书:豪不畏惧)这就是我们――(生齐读课题)豪不畏惧的《狼牙山五壮士》
过渡语:刚才我们抓住一个“走”字,细品一个“紧跟”,逐渐走进了五壮士的内心。哪个小组接着交流?请你们来。
(二)品读“顶峰歼敌”部分
A、品“举”
课件出示: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你能联系上文中马宝玉受伤的细节,从一个“举”字感受到他的勇敢、坚强,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你想读读这句话。
这位同学重点处理了马宝玉的几个动作,读得非常生动。大家也来试试。
你看,处理好重点词语,就把人物读活了。
B、品“砸”
请你接着交流。
你从“砸”字中体会到战士们的力量大,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
你觉得作者把石头比作雹子,不仅说明力量大,还说明速度也非常快。
你觉得这个比喻还表现出了战士们必胜的决心和对敌人的仇恨。
说得太好了。此刻的石头,也被赋予了生命和感情,顿时,(生接读)石头像雹子一样
像这样体会着人物的感情去读,就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用这种方法,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好,读出了壮士的英雄气概。
小结:壮士们这一举,这一砸,尽显英雄本色。在枪尽弹绝的情况下,他们宁死也要与敌人血战到底。
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五壮士?
就是这种勇敢顽强,就是这种宁死不屈,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板书:宁死不屈)这就是我们――(生齐读课题)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
(三)品读“跳下悬崖”部分
此时,前是万丈深渊,后是咆哮之敌,是玉碎还是瓦全?他们毅然做出了选择。出示课件:最后一部分。
哪个小组来交流对这一部分的收获。
A、品“屹立”
你们认为“屹立”这个词语最能表现出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哦,屹立就是站得很直。有点道理,你还有补充?就是像山一样笔直不动摇的挺立着。非常准确。
是啊,此时五们壮士屹立在顶峰,像山一样雄壮、巍峨。这是怎样一幅画面?(出示画面)(师引读课文)
B、品“望”
读了这一段,还有哪个动作感动着你?请接着交流。
说得非常好,同样是一望,意义不同,感情也不同。眺望远方,他们看到了成功转移的部队和群众,这是满怀深情的一望;
回头望望,他们看到了正在向山顶爬的敌人,这是无比轻蔑的一望。
想像一下:他们还望到了什么?
是的,想到群众和部队已经成功转移,面对死亡,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这就是―(视死如归)
来,带着你的感受,让我们把这幅画面读进心里。
C、品读“跳”
同学们,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此时此刻,假若能再给他们一点点的时间,你认为他们会想些什么?
小结:说得真好!在祖国和生命之间,他们毅然选择了前者,这种精神、这种气概,正是来自于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爱呀。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对烈士深深的敬仰,再读这一段。(生齐读此段)(开头到‘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
D、理解最后一句
引读:此时,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小结:这豪迈的声音告诉我们,这是怎样的五位壮士?
这就是我们的――(生齐读课题)舍生取义的《狼牙山五壮士》
此时,让我们把这五位壮士的名子深深刻在心里,他们是:(课件出示)
五、拓展升华,激发情感
1、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彻底征服了疯狂的日本鬼子。在五壮士的跳崖处,他们列队向五壮士行了日本军礼!这难道不是最大的'胜利吗?
让我们用朗读来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生齐读此段)
2、五壮士的英雄壮举创造了奇迹:葛振林、宋学义被一棵树卡在半山腰,奇迹般的生还。这奇迹的发生难道不是被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所感动吗?
让我们用朗读来告诉世界:这就是我们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生齐读此段)
3、让我们一起背诵这段,把这幅画面铭刻在心里吧。(出示画面,背诵)
六、课堂总结,推荐阅读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带着一份感动,重温了七十多年前那难忘一幕的几个片断,对五位英雄的品质有了进一步了解,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在八年的战史上,还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读书和上网,继续去感受他们的英雄形象。出示课件:
1、拓展阅读:
《北国雄师――赵尚志》
《中国陆军战神――张自忠》
《中华空军勇士――阎海文》
《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
五壮士虽然跳下了万丈悬崖,但是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读一读第五段,再去细细地体会体会五壮士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
2、五位壮士英勇地跳下了山崖,同学们你们想对五位壮士说些心里话吗?想说些什么?(指名回答)看得出同学们的心情非常复杂,想通过朗读把自己的心情给表现出来吗?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吧!让我们带着对五壮壮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对敌人无比痛恨之情一起朗读课文第五段。(生读,音乐起)
3、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例句: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仿写: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带着__________________,带着__________________壮烈跳崖。
4、学完课文,你一定有更多的感悟,将这些感悟写下来吧,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五壮士说的最让你难忘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让你刻骨铭心的一个镜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填空
接受任务――()――()――()――跳下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