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我教学反思[汇总15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5560.jpg)
我选我教学反思[汇总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选我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选我教学反思1《我选我》这一课中,“我选我”,是三个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过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学了这一课,学生要懂得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本节课我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自学跟踪课。我采用了三学两评一展的方式完成了课文的朗读理解和生字的认读这一学习目标。第一步:学生通过三学达到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学习目标。并在三学后通过小组长的自评对本组员学习状态进行汇报,对学生的自学有了规范性的指导和要求。第二步:通过赛读(展示朗读)对朗读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纠正。第三步:对课文中的内容或某一句话向同学们质疑。这一环节我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养成读文思考的习惯,成为会学习会思考的人,为将来阅读理解打基础。这是初次尝试,令我惊喜,孩子们都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比如教室里为什么响起一片掌声?为什么起初教室里静悄悄的?等等的问题也揭示了文章的情感主题。文中的我是一个那么有自信那么爱集体的一个孩子。孩子们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第二课时是大展示课,我用抽签展示生字的方式进行分工预展。孩子们用课间十分钟完成了生字板书,达到规范整洁。在平时的识字教学设计中我通过书空笔顺,讲字形巧计,写字法,组词造句及形近字和同音字六个方面掌握生字。授课的前一天听了山东林主任的三维识字法让我很受启发,我想在本节课中有个创新就是能从字面挖掘字义,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汉字的识记。但是很惭愧由于时间短,能力有限,这种汉字溯本求源的学习意识学生没有领会,同时,作为教师的我在这方面也有所欠缺。以后又该怎么做?努力学习,潜心研究吧!
本课的教学很值,从前一天“接受任务”到第二天授课,完全没有“预热”,展示给大家的完全是真实的课堂。对于这种真实的课堂我做以下几方面反思:
反思学生:经过一年级的高效课堂的培训,学生已经适应这种课堂模式,能有序的学习、展示。大多数孩子已经能够做到规范大胆大方的.展示讲解,个别内向的孩子也能根据自己的分工流利大胆的展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大胆的质疑补充和解答是一个挑战。这一点孩子没有满满的自信,造成课堂的气氛沉闷。只有学生思想的碰撞才是生成的课堂,才是生命的课堂。这也是我最值得思考,在以后教学中尤为注意的。
反思课程:在识字展示中我一直在考虑该不该设置形近字和同音字的展示环节,我觉得这是一个知识整合复习的环节。但溯本求源学汉字是为了用汉字。我应该引导学生对遣词造句这一块下功夫。理解了字义自然会用,会用了也就不存在混淆形近字和同音字的情况。这是我本节课收获最大之处,让我意识到课程设计重点的偏差所在,这也是在我与山东两位老师交流后深刻的领悟。
反思自我:这节课后有幸与山东两位名师专家交流语文识字教学,虽然没有学到她们的识字秘籍,但我却领悟到中国汉字的真谛——就是让学生学汉字学出中国味来。另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跳出井口,要不断的为自己充电,因为自己不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也是一个课程改革的逐浪人。作为普通的教师要有大胸襟大智慧大教育观,务实求新是警示自己的四字箴言啊!
此时,我想到了论语。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作为一名课改一线教师而言,我要说: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
于此同时,想到本节课的授课课题《我选我》,一个小学生尚且能有信心的展示自我,通过有效的机会服务集体和社会。对于我或者像我一样在课改一线的老师还有什么理由对课改说“不”呢?
课改在路上,课改在前行,为了让我们的高效课堂更趋于完善,且改且学习吧!
我选我教学反思2九月份,我开了一节校级公开课《我选我》,以分段朗读为主,辅以语言文字训练,力求把课上扎实。结果的情形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并且课还未上完,许多学生面露倦意。课后有老师建议上课时可用适当的奖励来刺激学生。我表示赞同。此后,我一直在想用什么方式的奖励能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毫无倦意呢?
看了深圳名师赵志祥老师的《一分钟》教学实录,我顿时豁然开朗。赵老师在引导、激励学生朗读方面是那么巧妙、那么轻松,那么快乐,课堂上学生是小眼大睁,小手高举,小脸通红,兴致勃勃,不愿下课。
例如片段:
师:请看大屏幕(上面出现课文第二段),这就是他说的第一件事。自由读读,看谁读得好……
师:……咱们一起读一遍!……
师:谁能单独读一读让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随时指导:“元元”的后一个字要读轻声;“很快地”的“地”字要读de。)
师:读得不错,就两个字没读准!可以得A!谁敢和他比一比?
(学生朗读课文,“很快地”的“地”字又读成di.)
师纠正后生很流利地读完课文。
师:她只错了一个字。可以得“A+”。(学生面露惊讶)……A是优等的,A+是更好的。谁能得“A++”?
(学生纷纷举手要求读书,老师请一位学生读,该生读得很流利也很有感情。)
师:不但流利,还很有感情!A++!(掌声、笑声)要是那个“早”字不念成翘舌音就可以得“A+++”!来,跟老师读。……
师:谁觉得自己能得A三个+?(学生纷纷举手:“我能我能!”)好啊,凡是有自信的同学都可以站起来读,看看你们这么多人能不能超过她!
生:能!(朗读课文)
评点:劲头是鼓励出来的。教学艺术的本质的确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师:老师很想给大家得A三个+,但是只能给你们得A两个+。
生:(齐)为什么?
师:大家读书的时候,声音整齐又响亮,没有任何错误。可是……请大家看看这一句:“他叹了一口气,说……”一般人叹气的时候啊,心情都不太好,这个时候说话的声音不可能十分响亮的。
评点:既是启发,又是鼓励。
生:我知道了,我能读!
师:好,请你读!请注意,就从“他叹了口气……”开始读。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哇,你读得已经超过“A+++”的标准,那就是“A*”!(学生惊叹不已)了不起!声音压低了,速度放慢了。谁还能得“A*”?(学生纷纷要求朗读)好啊,都想读。想读的就站起来,想读就读!(十几个学生站起来朗读)
师:啊,都可以得“A*”了!老师相信,大家可以读得更好,可以得“A**”!怎样读才能得“A**”呢?
生:读得轻一点、慢一点、伤心一点。
师 ……此处隐藏11204个字……孩子四十分钟都认认真真、规规矩距地上课,这是违反教育学的规律的,教学效果肯定也不会很好。
我选我教学反思14教学目标:
一、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王宁说“我选我”的理由的那段话。
教学内容:
课本第—页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启发学生质疑:“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一)自由初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二)学生拿出自备的生字卡,自主认读。
(三)哪一个小朋友来当当热心的小老师,提醒大家哪些字容易读错写错?或者告诉大家可以用什么好办法
来记这几个生字?
(四)小朋友做小老师提醒:
字音:翘舌音:室 掌
后鼻音:宁 愣
字形:组字游戏:员 宁 室 样 校
猜字谜:丁丁头戴一顶帽。
容易写错:切 左边部分
(五)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伙伴听。
(六)朗读展示:指名读,小组读,喜欢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七)全班齐读,整体感知。
二、指导书写。
(一)小黑板出示10个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二)全班交流书写方法,教师重点指导范写: 切 教 班
(三)练习书写这几个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二、朗读感悟。
(一)指导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读句子: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
(明白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二)学习第二、三段。
1、在二、三段中,挑自己喜欢的句子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2、分角色练读林老师和王宁的对话,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模拟再现课堂情境,分角色表演朗读,评评最佳王宁和最佳老师。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讨论交流,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了一片掌声?
2、齐读最后一段,进一步体会:王宁对自己有信心,懂得勇敢地展示和表现自己,而且还很乐意为大家服务,所以受到了大家的拥戴。
三、拓展练习
(一)《我选我》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哪一方面让你最佩服?
(二)其实,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很多让人佩服的优点,闭上眼睛,用心找一找。
(三)四人小组介绍自己找到的优点。
(四)动笔写写《夸夸我自己》。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本课注意提示语,按照提示语读。学生的朗读一下子有了着力点,林老师说的'话这段的朗读得到了提高。给没有提示语的句子加一加提示语,这时就融合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出现了“王宁认真地说”、“王宁诚恳地说”“王宁自信地说”、“王宁毛遂自荐说”等,既训练了语言,又体现了朗读的多元性。同时老师可以发现学生理解有偏差的地方,及时引导纠正。
我选我教学反思15教学《我选我》这课,让我意犹未尽,整节课下来,学生还叽叽喳喳地议论不休。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开课时学生就根据课题提出了“我”指的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为什么选自己?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思路非常清晰,理解起来也并不是很困难。所以我决定通过逐个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来学习课文。
首先学生初读课文,通过分段朗读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后,就进入识记生字过程。识字过程我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本篇的生字,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学用结合,促进识字能力的提高。自开学以来,我就训练学生在交流识记方法时注意把话说完整。如在交流过程中,孩子会这样说:“我用加一加的办法认识委,一个禾苗的禾加一个女孩的女就是委员的委。”或“我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转,传说的传去掉单人旁,换个车字旁就是转学的转。”还有的同学用顺口溜的方式记住“员”(口贝员)……本节课学生记字方法之多,让我的眼前一亮,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正等着我不断地去挖掘。
通读课文、识记完生字后,我跟同学先解决简单的问题,“我”指的是谁?(王宁)他选自己做什么?(当劳动委员)在课题下方板书会让学生一目了然。然后通过通读第一段,让学生交流在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认真朗读第一句话明白在颠倒次序的情况下,句子的意思不变。并让学生试着变换这种类型的句子,加深理解与应用。通过巧妙地引导——班中没有了劳动委员,该怎么办呢?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到补选劳动委员的环节。
理解课文,我是从“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这句话为切入点,让学生们说说大家在这个时候都会想些什么呢?本来以为孩子们未必会说出来,没想到他们都想到累呀、脏呀、没有玩的时间了,真是不能小看二年级的孩子呀。顺势让学生们说说从“突然”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们很容易就感受到了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的不容易,以及王宁说我选我的了不起。在不同的诵读过程中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读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在理解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时,更是达到了整堂课的高潮:同学们顺其自然地意识到这是同学们对王宁自己选自己的认可。于是,我又推波助澜,让学生谈谈怎样才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交流让我让感动万分,我意识到孩子们的感情真是太细腻了。于是我又让学生回想一下,我们班有没有像李小青、王宁这样爱劳动、爱集体的同学,同学们一下子就点出班中经常主动倒垃圾的谭雨林是爱劳动的.行为;卫生委员曲丽颖主动擦窗台、擦讲桌是爱集体的表现;还有主动抬水、主动擦黑板、主动摆桌子的学生,同学们都能一一说出班中这些榜样来,最后我们也通过最热烈的掌声向这些同学表示感谢。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兴奋的表情,我知道这节课的目标胜利完成——爱劳动、关心集体的思想已在同学心中牢牢扎下了根,相信以后班中这样的同学会越来越多。最后,在布置作业时,我建议在下个月的小干部选举时,同学们也能像文中王宁同学一样对自己充满自信,也来一次毛遂自荐。于是就出现了开头我所讲的下课后,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的情景,估计也被王宁感染了吧。
本节课,同学们学的兴趣盎然,我也讲的心潮澎湃,主要是被孩子们的热情感染了,尤其是在最后两个环节的交流,我认为学生们已经达到质的飞跃,他们能理论联系实际,真正体会到如何做一个为大家服务并能得到大家尊重的人,我想这就是本节课要达成的情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