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8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牛顿、家庭、零用钱、成绩、麦子、夸奖、卡特、通红、发愤、遇到、任何、刻苦钻研、习惯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能用适当的速度默读课文。
3.在理解重点语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4.培养认真、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
2.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启发谈话。
(1)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来,而不会往天上飞呢?
(2)二百多年前有一个人看到这种现象后,就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苹果既不往旁边飞,也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吸引它呢?”经过他反复推测、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牛顿画像)
(2)牛顿为什么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呢?(爱动脑筋,善于提问,乐于钻研)
对,所以牛顿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那么牛顿这种善于提问,刻苦钻研的精神是怎样培养起来的呢?让我们共同学习第25课《做风车的故事》。
(二)出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字、词、句下面画上横线或打上“?”然后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试着解决。也可同桌讨论。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3)标出自然段序号。逐自然段地读课文。思考:每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每段写牛顿干什么?有什么问题记下来。
(4)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按提纲自学。
(三)交流自学情况,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1)读生字。(指学生读、齐读)
(2)多音字组词。
2.交流理解词语情况。
(1)可以结合实物理解的词语:锯、斧头、凿子。
(2)可以通过做动作理解的词语:扇、捡起。
(3)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语:攒、羞、习惯、得意、夸奖、果然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点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同学互相交流解决。)
5.梳理归纳主要问题。
(四)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想:通过读书知道了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
明确:①通过读第一自然段知道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②通过读第二自然段知道牛顿在小学念书时就特别喜欢做手工。
(3)“特别喜欢”还可以怎么说?
(4)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呢?
明确:①“奶奶给他的零用钱,他总是攒起来买斧头、买锯、买凿于。”从“攒”这个词就能看出牛顿非常喜欢做手工。攒”是积聚、积蓄的意思,课文中是说他把奶奶给的零用钱一分一分存起来,用来买做手工的工具,说明他太喜欢做手工了。②“整天忙着”就是从早到晚都在忙着,把时间几乎都用在做手工上,说明牛顿爱做手工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致影响了学习。
(5)第二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共有四句,第一句介绍牛顿生在农民家庭;第二句讲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第三、四句是具体讲牛顿怎么喜欢手工。这一段主要讲牛顿小时候特别喜欢做手工。说明牛顿对做手工很有兴趣。
(6)兴趣是成功的开始,而牛顿爱做手工到了痴迷的程度,忽略了学习,影响了学习成绩,你们觉得牛顿这么做对吗?为什么?
(7)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课文怎样写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幻灯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认识本课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读文解题,感知全文
1.板书课题:检阅
试问学生:什么是"检阅"?
2.基于学生不甚理解,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检阅。
3.交流: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检阅"了吗?
4.出示插图,看这就是在七月,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举行的一次检阅流行。
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随机指导朗读文中有关描写检阅隆重场面的句子。
随机读词:博莱克截肢拄拐等,了解博莱克
二、再读课文,了解故事
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1.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队员们发生了什么事?
2.汇报交流,理清脉络:
(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捡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在交流中随机指名读相关段落,及时正音,如:鸦雀无声羡慕沉默的局面情不自禁等。
三、走进故事,品味语言
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你想说什么呢?(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大家都想表达这一个意思,对么?好。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 ……此处隐藏15589个字……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名逐个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字音。
(3)齐读生字词。
(3)指导书写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理清脉络。
三、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读读写写
2、比一比,再组词。
湖()股()蝶()
蝴()投()碟()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在文中勾画出有关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语句。导读第一自然段。
2、(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夜幕”是什么意思?这一句主要讲了什么?(2)齐读第二句后提问:第二句讲了什么?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
(3)知道朗读。引导学生用轻柔的语调、稍慢的语速读出夜幕中和睦宁静的氛围和小露珠的小巧玲珑。
3、导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1)指名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小动物们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进行诵读,进入课文情境,体会小露珠外表的美丽及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赞美之情!
(3)分角色朗读,品味语句的`节奏美,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导读第6自然段。读读、想想、议议。
(1)启发思考: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仅仅表现在外表吗?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2)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把这一段的第二句话进行重组,从而理解句意!
(3)读最后一句话,想想最后一句话,想想为什么会有“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的说法!
(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欢快的语调进行朗读,把万物在阳光下充满了活力、生趣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二、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三课时
一、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7自然段过渡:小露珠在阳光下反射霞光,把美丽带给了大家,可是她自己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启发思考:小露珠“笑着”说明了什么?
(2)师诉:太阳越升越高,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体也越来越轻,她就要与大家分别了。那么,大家是如何向她告别的?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告别的场面?
(3)用由衷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体会大家对小露珠依依不舍的情感!!
二、总结全文
1、喜欢小露珠吗?为什么?
2、朗读全文
3、教师总结:同学都喜欢小露珠,这是因为她的美不仅仅表现在外表,更重要的是她那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指导背诵。
(1)结合板书,熟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名背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5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了解牛顿能够朋会做风车,但讲不出道理这件事中接受教训,从而发奋学习的故事,教育学生向牛顿学习。
2 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辩析多音字“几”的读音。
4 学习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不,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牛顿正确对待别人的嘲笑,正视自己的缺点,发奋学习,头
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难点:
1 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
2 理解重点句:“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从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做风车的故事
齐读课题后,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老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文写了谁做风车?他为什么做风车?他怎样做风车?做风车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做风车展开的',让我们带着以上的问题学习课文。同时学习第二自然段写法,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最后练习朗读。
二、范读课文,听读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牛顿说不出风车会
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嘲笑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思考:
(1)第一段讲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声朗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 根据下列问题批画:
(1) 从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看出牛顿喜欢风车、爱做风车?
(2) 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3 投影:
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话说明什么?他每天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
4 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围绕“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件事的方法。
五、学习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读思考:同学牛顿的风车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见对不对?讨论回答。
2、找出牛顿神态变化的词语,并说说这些态变化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3、看书中插图,图上有几个人物?哪个是牛顿?哪个是卡特?说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读课文。
5、小风车被摔坏以后,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注滴眼泪?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顿是怎样发奋学习的?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分组讨论:你喜欢牛顿吗?为什么?
八、齐读全文。
习题:
一、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i( ) mo( ) shan( )
几乎 石磨 扇子
ji ( ) mo( ) shan(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有一天,牛顿放学回家,看见村子旁边正在安装磨面的风车。他停下来( )地看,( )忘了回家,以后( )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
2、做风车的故事发生后,牛顿从此( ),渐渐地养成了( )的习惯.
3、牛顿( )值得我们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