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

时间:2025-07-12 12:24:06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通用15篇)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通用1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1

故事的主人公尼尔斯曾经是一个粗野、顽皮、喜欢恶作剧的男孩。因为得罪了小精灵被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骑在白鹅莫顿身上跟着大雁经历了一次长途旅行。这次旅行非常艰苦,尼尔斯几次陷入危机,但这也锻炼了他的体魄,陶冶了他的心灵,最终使他成为了一个勤劳、善良、勇敢、自信的男孩。

说起这次旅行,不得不提的是大雁群的领头雁——从大雪山来的阿卡队长。她的年龄已经一百多岁了,性格坚强,眼光敏锐,飞行技巧十分高超,带领着雁群一次又一次地避开了狐狸斯密尔和海豹的攻击。特别是在雁群穿越海峡时,遇上了大风暴,险情重重,阿卡用它坚定的意志和丰富的经验,带着雁群安全逃离。倘若没有阿卡的帮助,尼尔斯跟莫顿的命运也许就会改变。

说了这么多也该讲讲书中的另外一位主角——雄鹅莫顿了。莫顿和尼尔斯以前是一对冤家,尼尔斯经常作弄它,拔它身上的毛。但在旅行中莫顿不计前嫌,一次又一次地帮助尼尔斯。同时莫顿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和大雁一起在蓝天翱翔。

在尼尔斯、莫顿跟大雁一起飞往拉普兰的过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海底城市。在大雁就要穿过海峡时,突然卷起一阵狂风,使雁群被迫降落在一个海岛上。尼尔斯因为睡不着所以出去四处闲逛,就在这时海上忽然升起一座城市,高高的城墙十分气派。尼尔斯走进去,被一家兵器店里的'一把精致的短剑吸引住了,城市里的人们都殷切地希望尼尔斯把短剑买下,而且还比划着说商品只值一枚铜币。可尼尔斯偏偏连一个铜币也没有,这时尼尔斯想起进城时在城门外看到一枚锈迹斑斑的铜币,便连忙飞奔出城去找。当他捡起铜币时,美丽的城市一瞬间又沉入了海底。这段故事写得诡异而神奇,让人看了流连忘返。

这本书不仅情节写得引人入胜,也描写了瑞典的旖旎风光,比如湍急的罗纳河,和河两岸的秀丽美景,还有奇怪的卡尔斯克鲁纳城。这些景色都让我似乎身临其境不能自拔。

最后,尼尔斯实现了他的梦想恢复了人形;莫顿也成了第一只和大雁一起飞翔的家鹅。没有梦想的人生是苍白的,让我们也循着他们的足迹踏上追梦的旅途吧。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2

已经放假一周了,这一周之内,我成功地看完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瑞典著名的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1906年拉格洛芙已是知命之年,但她依旧应瑞典一位小学校长的请求,写一本适合儿童读的地理书。她忍受着腿疾带来的巨大痛苦,跋山涉水,在全国进行实地考察。在认真研究了飞禽走兽的习性和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她于1907年完成了这部童话著作,赢得了与安徒生齐名的声誉,并且,在1906年时,她还因这部著作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1914年,她也是因这部作品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14岁的男孩尼尔斯,他是一个调皮的男孩。有一天,他独自在家,见到了传说中的小精灵,他调皮地捉弄小精灵,结果被小精灵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就在这时,尼尔斯为了不让一只想与雁群一起飞走的`雄鹅飞走,抱住了雄鹅的脖子,被雄鹅带上了天空,和雄鹅一起跟着雁群,经历种种磨难,发生件件趣事,飞到最北边的拉普兰省,最后又飞回来,重新变成人。

这本书一共有50章,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倒数第二章《回家的惊喜》。在这一章中,尼尔斯回到了家中,作者通过这一章,写出了成长后的尼尔斯,他气度神采有一股令人肃然起敬的力量,他控制自己的情绪,令见到他的人如沐春风。因为在旅途中给予奥萨的帮助,所以奥萨来到他的家中,向他的父母报答这份恩情,令他悲伤的父母引以为荣。他还帮父亲找出了了马儿不干活的真正原因,为这个家庭又解决了一道难题。最后,他即使自已再不情愿,当莫顿面临生命威胁时,他仍然不顿一切地冲了出去。他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坏小子,变成了一个令人高兴,让父母自豪,和令朋友信赖的好孩子。我不禁问自己,是什么让他成长呢?

于是,回到前文,他被雄鹅带走后,多次帮助雁群赶走狐狸斯密尔,帮助其它动物和自己的朋友——奥萨与小马茨。在这过程中,他体会到了动物的苦处,同时也体会到帮助他人的甜,他逐渐被人信任,被人喜欢,正是这些经历改变了他。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有爱心,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帮助你,信任你。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3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有趣的童话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写给孩子的一部童话,作者在这本书里介绍了她美丽的祖国瑞典,这本书还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呢!刚看了一会,我就被书中有趣的故事所吸引。

这本书生动讲述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十四岁小男孩的故事,他的家住在瑞典南部,父母都是善良、勤劳的农民但是家里却很贫穷。尼尔斯对读书学习毫无兴趣,调皮捣蛋,常常捉弄小动物。一个初春,尼尔斯的父母上教堂做礼拜去了,他又在家里捉弄一个小精灵,结果被小精灵用魔法变成一个拇指一般大的小人儿。正在这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中一只雄鹅也想展翅跟随大雁飞行,尼尔斯为了不让雄鹅飞走,紧紧抱住鹅的脖子,不料却被雄鹅带上高空。

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跟随着大雁走南闯北,周游各地,从南方一直飞到最北部的拉普兰省。在途中,他听了许多故事传说,冒了不少风险,经受了种种苦难,历时八个月才返回家乡。在漫长的旅行中尼尔斯从一个淘气不礼貌,不爱学习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勇敢、善良又乐于助人勤劳的小男子汉。当他重返家乡时,重新恢复成了大人的模样。

我被尼尔斯的跌宕起伏的经历所吸引,同时这本书也让我读懂了做人要真诚、勇敢、友爱、诚实。由此我想到了,读书,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丰富了我的生活,也教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从最初让妈妈给我讲故事、一起看绘本书到后来自己识字看书,我真正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文学的丰富多彩。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老师。知识是无穷的,每一本好书都能告诉我们许多道理,许多知识。让书香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让我们从中外名著中懂得人生的意义,做人的道理。

在以后的读书学习过程中,我可能会遇到不少的困难,我要像书中的主人公尼尔斯一样勇敢面对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4

尼尔斯小时候光打小动物。有一天他的父母出去办事,他的爸爸说回来之后要检查他的读书情况,要让尼尔斯必须至少读13页书。爸爸走后,尼尔斯很不想读书,但也必须读。他刚坐到自己的房间里读了一会儿,他的脚就闲不住了,光想出去玩。他忽然看见妈妈的`衣柜是开着的,他想肯定有坏人来过我们家 ……此处隐藏5631个字……在这次奇异的旅行中,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儿,遇到了神话传说中才会出现的小精灵,被变成了只有拇指大的小人儿。这时天空中恰好有一队迁徙的大雁飞过,心怀梦想的大白鹅因此对远方的天地产生了憧憬,忍不住张开翅膀,想要加入他们的队伍。男孩儿为了阻止白鹅离开,便爬上了他的后背,抓紧雪白的羽毛,和他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空。

故事中,我们仿佛是跟着尼尔斯一起,走过了瑞典的山川和河流;见到了游牧的拉普人,他们热情好客;途经贝格斯拉根矿区,遇到了森林里的棕熊……一段充满神奇与浪漫色彩的奇遇故事,就这样开始了。这次难忘而特别的旅行,让尼尔斯看到了自己祖国的旖旎风光,增长了许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听到了许多故事和传说,经历了种种困难和危险,从中也受到了锻炼,并逐步改正了淘气调皮的缺点。最后由于他的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使尼尔斯恢复了原形,也变成了一个勇敢、机智、善良、乐于助人的大男孩。

尽管《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一本针对青少年的书籍,她讲述了一个化解偏见与对立的故事,让我看到了莫顿身上的坚持不懈,体会到了阿卡对同伴们的责任心,更感动于尼尔斯身上面对困难依然前行的勇敢精神。故事里的动物们鄙夷背信弃义,赞扬正直批评卑劣,这一点和真实世界有相似之处,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但作者塞尔玛·拉格洛夫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在鼓励孩子们,学会能够与他人宽容、理解、沟通。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13

清脆的铃铛声唤来了金桂飘香的秋天,我端坐在书桌前,回想着尼尔斯骑着莫顿环游的故事,再次被尼尔斯对小动物的关心爱护深深打动了。

对于“爱护”二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爱护小动物也是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话题。可是,真正爱护小动物的又有几人?盘运羊、巨壶龟、枯叶蝶、金刚鹦鹉,东北虎……如果一堆尘土被风吹得不见踪影,偷猎者好似来无踪、去无影的鬼魂,将枯叶蝶、雪尾兔、象牙送到拍卖会场,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几万到几十万的人民币。看着这惨不忍睹的现状,难道偷猎者是铁石心肠吗?等到动物灭绝了,你们再反悔还有什么用?尼尔斯是一个小孩子,都能勇敢地去帮助灰雁,去爱护小灰雁,为了让它能跑能跳,不懈地努力着。人类停止猎杀有那么难吗?

人类真的应该重视爱护动物了,但这样的事情仍在我们眼前上映。

奶奶不知从哪里买来的鱼,一回到家便拿起刀对准鱼肚“咔”的一声,鱼竭尽全力摇动身躯,但仍阻止不了生命的流逝,不久,便死于非命。

我问奶奶:“奶奶,小鱼死了挺可怜的,您说过要爱护小动物的'呀!”

奶奶听了小声说:“我想让你变得更加聪明呀!”我听了心里矛盾极了,小动物也有生命呀!

我又想起读过的一本书上的故事:一个小姑娘,她翻山越岭与偷猎者斗智斗勇,在一片山林中她险些被子弹射中脚跟,差点被坏人推进冰冷的河水,遇到困难,小女孩总是想:偷猎者杀害了无数无辜的小动物,一定要将这个消息上报政府,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她就这样坚持不懈地一直这样做着……

看呀!尼尔斯关爱动物,当他遇到危险时,动物们也来救助他;小女孩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动物;你会怎样做呢?请不要只把爱护小动物挂在嘴边,让我们谨记阿卡的“人类不该将整个地球据为己有”的话!行动起来,一起爱护动物吧!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14

今年暑假,我分批读完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

原本我没有指望这本书写的有多精彩,但是现在,我错了。这本书中有喜、有怒、有哀、有乐。它深深的吸引了我。撰写这部伟大作品的是来自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格芙,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作家。

这本书讲述了小主人公尼尔斯因为自己的顽皮和贪心惹急了一个小精灵,小精灵为了惩罚他,将他也变为小精灵。然后一群大雁从天上飞过,骗家鹅们一起到雪山高原去旅行。尼尔斯家里的雄鹅莫顿正准备飞翔,被尼尔斯一把抱住了脖子。但尼尔斯毕竟是个小人儿,莫顿遍把他也带上了天空,和大雁阿卡、雄鹅莫顿、小灰燕邓芬等等成为了好朋友。

在这次长途旅行中,尼尔斯看到了祖国的美丽风光,也使他增长了不少知识,同时自己也经历了不少困难,从动物身上学习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最后,尼尔斯为了拯救即将被妈妈爸爸杀去的'莫顿和邓芬,无奈变成了一个正常人,再也无法和动物们一起说话,也不能听懂鸟语,他只能一次又一次拥抱阿卡,拥抱莫顿,然后一次又一次的惆怅。

其实尼尔斯学习到的,我们也可以学习。他和鸟群遇到困难不低头,一个朋友遇到困难,其他伙伴就会舍身相救。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团结友爱,也是我们需要的将心比心。

这真的是一本好书!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人生路途遥远,你一定要遇到无数的磕磕绊绊。但是无论前方的绊脚石有多大,都应该想办法克服。智慧将是我们最有利的武器,只要你敢于尝试,幸运女神一定会站在你这一旁的。

这本书还告诉我们要保护动物。就像尼尔斯没有变成小人儿之前,他常常自己家的家禽,所以变成小人儿听懂动物语言时,没有一个动物愿意帮他。在他诚心诚意帮助了阿卡一番后,雁群才慢慢认可了这个小伙伴。所以我们要爱护动物,如果人与动物能像人与人那样成为朋友,那该有多好!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15

自从我们的班级图书角开张后,大家的热情空前的高涨。我也借了一本久闻其名的书籍——《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它的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尼尔斯,他不爱学习,喜欢调皮捣蛋。有一次,他因捉弄了小精灵而被变成了小人——他在院子里走动,希望能找到小精灵,向它道个歉,求它把自己变成人。他没有找到小精灵,但他发现雄鹅莫顿打算飞走——同大雁们一块旅行。为了不让莫顿逃走,尼尔斯拉住了它。结果,他们都飞上了天空。于是,尼尔斯干脆骑在莫顿身上和大雁群一同旅行。一路上,他们见识了很多很多……

读这本书,你不能不想到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这本书,以动物的视角揭露了人对动物的残忍——拿机枪扫射大雁群,把小鸭当诱饵诱捕众多鸭儿,为自己方便而剥夺无数动物的家园……

读这本书,你不能不想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尼尔斯是个爱调皮捣蛋的孩子,大家都不喜欢他。然而,在他那调皮捣蛋的后边,却藏着一颗滚烫滚烫的、金子般的心——乐于助人的心。

但是,我最赏识的`还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总有一条两全其美的路,只要你敢于去做——

尼尔斯和雄鹅莫顿感情越来越深,但他想变回人的欲望也更加强烈了。一天,他无意中得知,只要能将莫顿带回家,让它被母亲杀掉,自己就可以变回人。有一天,出现了戏剧性的场面:莫顿被尼尔斯的母亲关在了屋里,马上就要被母亲杀掉——它一被杀掉,尼尔斯就会变成人;但这样,尼尔斯就会失去一个知己。尼尔斯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静观其变,二是跑去敲门阻止——但这样,尼尔斯变成小人的事情就会被父母发现,其后果不言而喻。怎么办?怎么办?尼尔斯选择了后者——他跑去敲门,自己突然变回了人;接着,他又说服母亲,保全了莫顿——多好的一个结果!

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在和一位长者谈话。它告诉我,用心照顾一个小生灵,体会到的最美丽的情感不是获得,而是付出。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