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装实习报告

时间:2025-11-02 19:42:08
电装实习报告

电装实习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装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装实习报告1

刚拿到那个满是小洞的正方形焊板时很激动,拿起电焊铁的手都在抖。

这就是我们的第一堂电装实习课———焊接练习。密密麻麻的小孔一不小心就会将两个孔接在了一起。这就需要用烙铁头等工具把它们小心的分开。因为是初次接触这种练习,难免会出错,我的手被烫伤也被烧焦了,头发也被烧焦过,还被铜丝划伤过。但最终我不仅克服了许多困难,而且学到了关于电焊的技术。看着满满的像钻石一样的焊点,不禁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

在焊接过程中,我领会到的有:

1、首先要认真听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解有关的焊接知识和注意事项。

通过对短铜丝的焊接,我具备了基本的焊接能力,并熟练掌握了基本的焊接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为自己下一步要做的实验(包括收音机和电话的组装)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2、焊接过程中还帮我克服了对未接触过的事物(电烙铁等一系列焊接工具)的畏惧感,刚开始实习时,由于对焊接实践把握不准,焊接出来的焊点质量不是特别好,有几个都虚焊了。经过练习和反复琢磨老师讲的技巧后总结出焊接的方法,把握好了焊接的时间焊锡的用量,最后要注意烙铁和焊点的位置。同时,焊接后检查也是非常的重要。功到自然成,握焊出了自己满意的结果,加上自己的小小设计感觉还很不错。

电装实习报告2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际操作装配DT830B数字万用表来理解,实验过程中的,电子元件如,色环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等的认识;通过焊接电容电阻等元件在电路板上,来理解元件与电路板的接合,以及电烙铁的工作原理以及,达到锻炼学生操作认识能力。

二.实习内容

1. 学习识别简单的电子元件与电子线路;

2. 掌握DT830数字万用表的装配,测试以及调试的方法;

3. 掌握电烙铁的焊接原理,通过电烙铁来焊接各种小型电子元件在电路板上;

4. 掌握锡焊的原理与方法;

5. 通过已装配好的数字万用表来测试220V交流电源;注意事项

1. 电烙铁要充分预热,在短时间内没有用电烙铁时要将其放稳在老铁架上,一定注意不要让电烙铁烫伤自己;

2. 在焊好接点以后等一会,用钳子剪电子元件的多余部分时不要让其飞溅到眼睛上等,剪下的多余部分要集中放在一堆,一遍实验完后打扫时要将其放在指定的地方;

3. 焊接时不要是焊接的时间太短,不要使焊丝撤离的太迟,导致其被熔在焊堆上,要使焊料加热充足;

三.安全实习

各类产品装接与调试中,要使用各种工具、电子仪器等,同时还要接触危险的电压。 掌握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用电。

在实习过程中确保人身、设备和实习器材的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触电及其危害程度

人体触及或过份靠近带电体,电流流过人体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类。

电击:电流对人体的内部器官造成的伤害。 电伤:电流对人体的外部组织造成的伤害。

电击

电流流过人体,严重影响人体呼吸、神经系统和心脏,造成肌肉痉挛(抽筋)、神经紊乱,导致呼吸停止、心脏室性纤颤,严重危害生命。

电伤

电灼伤:电流的热效应导致人体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神经的发红、起泡、烧焦、坏死。

电烙伤:电流的机械和化学效应导致人体皮肤表面的肿块。

皮肤金属化:金属带电体颗粒熔化后渗入人体皮肤内,呈现相应金属的特殊颜色。

电流的路径

凡是电流流经人体的脑、心、肺等重要部位的,都是致命途径。 常见的最危险电流途径是从左手流径心、肺到前胸。

人体状况

流经人体电流相同的前提下,每个人的触电危害程度有一定的区别。

体弱多病者所受伤害程度>体格强健者。 老少者所受伤害程度>中青年。 疲劳者所受伤害程度>精神饱满者。

人体电阻较小者所受伤害程度>人体电阻较大者。

人体的电阻

人体电阻=体内电阻+皮肤电阻。皮肤电阻所占比重很大,皮肤电阻是非线性电阻,受各种因素影响。

人体承受的电压越高,皮肤电阻越小。 人体通电时间越长,皮肤电阻越小。 人体皮肤越潮湿,皮肤电阻越小。 人体皮肤越厚,皮肤电阻越大。

在人体承受的电压为36~220V之间,人体皮肤较干燥,人体皮肤厚薄程度一般时,人体电阻一般取为1700Ω。

三、常见触电方式

1、单相直接触电

人体某一部位触及某一相带电体,人体另外部位触及零线、或接地体、或大地而发生的触电事故。此时,带电体、人体和大地之间形成一个回路。

直接触电:人体触及正常带电体。

间接触电:人体触及不正常带电体

2、两相触电

人体的某两处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此时,两相带电体与人体形成一个回路。

3、跨步电压触电

当带电体接地时,在接地点的周围土壤中产生了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电压,即跨步电压,在高压线故障掉地处易发生跨步电压触电。遇到这种情况时,应采用双脚并拢跳跃的方式逃出导电范围。

四、常见触电防护措施

1、保护接地

把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接地体或大地相连。这种方式用于电力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系统中,防止发生间接触电事故。

2、保护接零

把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保护中性线(保护零线)相连,这种方式用于电力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配电系统中,防止发生间接触电事故。

注意:电子电路中的“接地”是指公共参考点 “零电位”, 而非真正的接地。

保护接地

当设备外壳漏电时,保护接地可大大降低设备金属外壳的对地电压。从而有效防止人体接触带电外壳引起的触电事故。

保护接零

当设备外壳漏电时,电源相线通过接零的设备金属外壳形成短路,使短路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从而有效防止人体接触带电外壳引起的触电事故。

一、文明实习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性

遵循实习的`科学规律,创造一个保证实习质量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内部条件主要指实习要有节奏,要有均衡,实习时间和实习步骤的安排要科学合理,要适应于保证质量的需要。

外部条件主要指实习设备和工具、实习环境、照明光线等。实习设备保持良好状态,工具放置整齐,实习环境 ……此处隐藏24386个字……利完成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实验二:组装收音机

一、 实习内容:

(1)学习简单的电子元件和电子线路的识别

(2)学习了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按照图纸焊接元件,组装收音机,掌握其调试方法。

(4)接好收音机并调试好,进行搜台,测试其性能。

二、实习器材及介绍:

电烙铁,斜口钳,螺丝刀,镊子等必要工具, 焊锡丝,两节5号电池,铜丝,收音机套件一包(具体清单见如下目录)

三、原理简述:

调幅(AM)工作原理:中波广播信号520-1620KHZ,通过L3与C0-3组成的输入回路选择后,送到CXA1691BM集成电路(IC)10脚,与本振信号混频.本振信号是由IC内电路与5脚外接B1、C8、C0-4构成本振回路产生的。混频后IC14脚输出各种组合信号,由B2和CF1组成455KHZ中频选频回路,将高频载波变为统一中频载波(455KHZ),然后从IC16脚输入到中放进行放大,再经过检波回路,从IC23脚输出,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送入IC24脚进行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再从IC27脚输出,由C23耦合到喇叭上。从IC23内输出

另一路与外接C16送入IC22脚内AGC电路,进行自动增益控制。

调频(FM)工作原理:调频信号64-108MHZ从ANT拉杆天线输入,经L1与C1送入Q1预选放大,又经C2耦合到L2与C3组成的输入回路,得到64-108MHZ范围的选择,再经C4到IC12脚。输入高频波得到高频放大,由L4,C0-1组成高放回路,选择接受FM电台节目。FM本振回路由L5、C0-2组成。C0-1和C0-2是同轴可变电容器,目的是本振信号频率跟随FM信号频率变化而变化,始终相差10.7MHZ。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的差频组合由陶瓷滤波器CF2选择,使得FM高频载波变为统一中频载波(10.7MHZ),再输入IC17脚进行中频放大,又经过鉴频回路的附加回路B3,将音频信号解调下来,从IC23脚输出。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后,输出到IC24脚进行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再从IC27脚经C23耦合到喇叭上。鉴频输出的10.7MHZ偏移,通过IC内部AFC回路,到IC21脚输出,通过C15,R3送入IC16脚来实现的。

四、实习步骤:

1、对照元件清单目录表检察元件是否齐全;

2、认识识别各种元器件以及认清起作用;

3、学习S-202型收音机调频调幅的工作原理;

4、按照装配图将元器件焊接在与之对应的位置处;

5、装配完毕后,通电进行测试,若各项功能齐全则进行下一步,若存在缺陷则用万用表进行检查并纠正;

6、作一些基本的调试;

7、用焊锡或者绝缘胶带把应该固定的地方牢固的封住;

8、把焊接好的电路板与外壳组装;

9、检查验收。

芯片各个管脚测量值如下表所示AM、FM电压单位为:V。

五、实习小结及心得:

组装收音机是一项较复杂的过程,它既要求具备识图、焊接、装备的能力,

又要求我们具有检测、调试的能力,收音机又大大小小一百多个零件,要把这些器件全安到指定的位置还真不容易。最难焊的要数焊28 管角了,28个盘,每一个都不能连,如果有一个错误就有可能让整个收音机报废, 先刮焊锡,然后再放芯片,最后再焊上,尤其是焊上时,绝对不能让两个管角联上,还要把28个管角全焊好。我想做实验必须小心仔细别贪速度。收音机主体装备完成后开始试听,结果没有声音,检查了好几遍才发现是几个管角没有联上,是虚焊,我轻轻的用电烙铁又焊了一遍,结果能出声了,经过反复的调试还收到了不少台,最后完成的收音机只能收到四个FM台。

通过组装收音机,使我明白走任何事情都必须认真听讲,掌握好基本的方法,然后认真按图而做, 一次性就把事情做好,不要再辗转返工, 干任何事情都要沉着,不能一味的求快,慢工出细活的道理还是很正确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

电装实习报告15

一、实习内容:

使用电烙铁和焊锡丝在电路板上焊接元件。实习目的:初步掌握焊接技能,为后续实习打下扎实基础。实习要求:焊点要成型牢固可靠、圆滑光亮,成半球形,元件排列整齐。

二、实习器材及介绍:

1、电烙铁:由烙铁头。加热管。电源线和烙铁架组成我们使用的是内热式电烙铁,功率在20—30w之间,其优点是功率小,热量集中,适于一般元件的焊接。由于焊接的元件多,烙铁头是铜制。

2、钳子、镊子各一把。

3、焊锡丝:由37%的`铅和63%的锡组成的合金。焊锡丝有熔点低,易与铜、铁等金属结合,焊接强度合适,电阻率低等优点因此是用于焊接合适材料。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印刷电路板(pcb板):硬制塑料板上印有钢制电路,可将一些电子元件焊在其上。印刷线路板的原料主要是铜箔,粘结剂,极板。

5、细铜丝。

三、原理简述:

电烙铁是加热工具,可将烙铁头加热到250摄氏度左右,在此温度下,焊锡便可融化为熔融状态,此时便可将与锡相亲的铜制元件与pcb板上铜制电路焊接在一起。

焊锡线为锡铅合金,通常用于电子设备的锡焊,其锡铅比为:60:40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烙铁头在正常使用下氧化得很快,清理办法是:将烙铁头在有松香的烙铁板上轻轻摩擦。

四、实习步骤:

步骤1:准备焊接将烙铁头和焊接物靠近焊接物

步骤2:焊接物加热将烙铁头接触焊接物

步骤3:焊接溶解将焊丝接近焊接物使之溶解

步骤4:焊丝离开见到焊锡中之助焊物流出时,将焊丝拿开

步骤5:烙铁离开将烙铁头按照箭头方向加速离开

五、实习小结及心得:

电烙铁头、焊锡丝尖与焊盘三点要接触在一点上,焊接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焊锡之前应该先插上电烙铁的插头,给电烙铁加热。焊接时,焊锡与电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成45度,这样焊锡与电烙铁夹角成90度。焊接时,焊锡与电烙铁接触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焊锡过多或是造成漏锡;也不要过短,以免造成虚焊。元件的腿尽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长,以1毫米为好,多余的可以剪掉。焊完时,焊锡最好呈圆滑的圆锥状,而且还要有金属光泽。经过对焊接技术的实习,我们初步掌握了焊接方法与技术要点并对电路板的基本构造和电路元器件有了初步认识。听了老师讲的技术要点再经过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摸索,我们由不会到会,焊点从不均匀到均匀。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多三秒而已。锡量也要进行控制,太多容易造成虚焊,而太少又有可能会容易折断。并且在焊接结束时应先将锡丝拿开后再将烙铁拿开,否则易使锡丝粘在集成板上。通过一上午的练习,我了解了焊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实验:简单印制电路板设计

《电装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