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尾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比尾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比尾巴》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
2、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的特点。
3、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渗透礼貌教育。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难点是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思路】
先引导学生理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接着,借助插图,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朗读、演示、讨论等多种形式,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最后,诱导学生瞻前顾后,弄懂壁虎尾巴能帮助爬行和保护自己的功能,以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用具】
小壁虎挂图、录音带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请同学们猜个谜语:
称虎不是虎,墙上自由爬,待在房屋上,去擒飞来将。
(板书:壁虎)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用“虎”口头组词。壁:上下结构,上大下小,上面左右各占一半,要写紧,下边“土”,要居中。虎: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是横钩)
2、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挂图)边指边介绍: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它身体扁平,背部暗灰色,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可在墙壁上迅速爬行。它有一条细长的尾巴,长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还有一项功能,通过学习课文,大家就知道了。它白天几乎不出来,经常在黄昏和夜间在天花板上和墙壁上张口捕食蚊、蝇、蛾等小虫子。所以叫“壁虎”。壁虎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小壁虎身上的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小壁虎借尾巴。(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弄懂字意,并用“借”口头组词。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把“错”字的金字旁换成单人旁,就是“借”。“昔”第二和第五笔写在竖中线上。尾:半包围结构,左上包右下,外面是“尸”)
4、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尾巴?怎样借?借到了没有?)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边听录音,边思考。
2、出示“先……接着……最后……”:
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小壁虎先向小鱼借尾巴,接着向老黄牛借尾巴,最后向燕子借尾巴)
三、看图导学第一、二自然段
1、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呢?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看图边思考。
2、请同学们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所以它要去借尾巴)
3、那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会断呢?
(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就挣断了)
4、出示纸壁虎、纸蛇:
请学生演示“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从同学的演示和“一挣”这个词中,大家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除了刚才老师介绍的能帮助爬行外还有什么用处、特点?
(尾巴长得不牢,用力一挣就断了,可以保护自己)
(板书:挣断)
5、指导学生朗读:
“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注意轻重、停顿)
6、小壁虎尾巴断了,要去借尾巴。它要去借尾巴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像刚才那样,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完整的话。
(因为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小壁虎要去借尾巴。相机引导学生读准“难”字的音;认清“难”字的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英雄”的“雄”字左边换成“又”,中间“亻”一竖写在竖中线上;理解“难看”词意:指小壁虎断了尾巴样子不好看;最后用“难”口头组词)
7、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心里感到怎样呢?
(难过)
从哪里看出来的?
(“没有尾巴多难看哪!”)
8、指导学生朗读:
“没有尾巴/多难看哪!”
(注意语气、重音、停顿)
9、小壁虎尾巴断了,很难看。它先向小鱼借尾巴,接着向老黄牛借尾巴,最后向燕子借尾巴。那小壁虎是怎样向它们借的呢?借到了没有呢?为什么呢?我们下一堂课再学习。
四、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壁虎借尾难”:
注意写得正确、匀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壁、虎、借、尾、难”,并用“虎、借、尾”口头组词。
2、指导学生口头填空:
小壁虎的尾巴( )了,多( )哪!它去向( )、( )和( )借尾巴。
二、看图导学第三自然段
1、那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请大家看图,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清画面内容。
(小壁虎爬到小河边,向小鱼借尾巴)
(板书:小河边小鱼)
2、小壁虎尾巴断了,又伤心,又难过,它急着去借尾巴。课文是怎么写它来到小河边的?
(爬呀爬)
“爬呀爬”说明了什么?
(说明小壁虎从墙角到小河边爬的路远,断了尾巴爬的速度慢)
(随机指导学生读准“爬”的字音;认清“爬”的字形:半包围结构,左下包右上,“爪”字第四笔的捺要写平,写长些,能托住上面的“巴”字,“巴”的最后一笔起笔在竖中线上;通过学生演示理解“爬”的字义)
3、指导学生朗读: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注意停顿。“爬呀爬”要读得轻而慢)
4、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到了什么呢?
(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指名演示理解“摇”。
(板书:摇)
5、小壁虎看到小鱼的尾巴摇来摇去,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
⑴小鱼姐姐的尾巴多漂亮啊,我就向她借吧!
⑵我借到了小鱼姐姐的尾巴,就不难看啦!它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呢?
(“小鱼姐姐,您 ……此处隐藏24395个字……认识感叹号,并正确读出感叹的语气。
【教学重点】
反复读小壁虎与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理解它们尾巴的用途。
【教学难点】
读第1段和最后一段,联系起来理解小壁虎尾巴的作用和再生特点。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激趣,交代任务
1、教师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出示壁虎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呀?
2、介绍壁虎的外形、习性。
3、(拿掉壁虎尾巴)问:小壁虎的尾巴没了,他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7课,《小壁虎借尾巴》。
(板书:17小壁虎借尾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
要读准字音,特别是表里的6个字,用笔标出来多读几遍。
2、看汉字自由读课文:
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笔标上序号。
3、指名读全文,边听边想:
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板书、贴小壁虎图)
三、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学习第1、2自然段:
(指名读第1、2自然段)
⑴想想:
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⑵出示投影片: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发生了什么事?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是怎么做的?
⑶理解“挣断”的意思:
如果壁虎不挣断尾巴,会怎么样?
⑷指导朗读:
要用很难过,很不好意思的语气来读。
2、学习第3自然段:
⑴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书上的第二幅图,想想黑板上的问题(小壁虎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尾巴,借到没有,为什么?),边想边画出这些总是的答案。
⑵看投影片回答黑板上的.问题。
⑶小壁虎是怎样来到小河边的?从“爬呀爬”可以看出什么?
⑷他看见谁在做什么?他是怎么说的,小鱼是怎么回答的?
(贴小鱼图)
⑸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用有礼貌、商量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用讲道理的语气读小鱼说的话。
⑹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板书:拨水)
⑺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3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3、总结学法:
第3自然段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的:先读读课文,再看看图,想想黑板的问题,边想边画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下面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自学第4、5自然段,你们愿意吗?
4、自学第4自然段:
⑴自由读第4自然段,看书上第三幅图想想黑板上的问题,边想画出问题的答案。
⑵(出示投影片)看,看书回答问题。
(贴黄牛图,板书:赶蝇子。)
⑶老黄牛怎样用尾巴赶蝇子呢?跟教师做动作。
⑷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读小壁虎的话要用很和气、商量和问的语气来读,读老黄牛的话要用诚恳讲道理的语气来读。
⑸看板书说说学习了第4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5、自学第5自然段:
自学方法同第4自然段。
6、学习第6、7自然段:
(指名读第6、7自然段)
⑴想想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啦?
(板书:长出新尾巴)
⑵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用和气、亲切的语气读妈妈的话,用惊喜的语气读小壁虎的话。
⑶把第1段和最后一段连起来读?想想你又知道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看板书总结全文。
2、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设计,教学反思,年级语文
《比尾巴》教学设计15教材理解:
《比尾巴》是新教材第一册的课文。课文用问句和答句的形式写了六种小动物,及它们的尾巴的特点。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育学生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
1、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背诵课文。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2、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两个词语。认识3个偏旁、1种笔画,会认8个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
4、教育学生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6位朋友,这些朋友是谁呢?(师出示动物让学生说出名称)。
2、这些朋友都有一个尾巴,请大家仔细看,你能说出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儿的吗?充分让学生自由说、自由描述,尽量发挥。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比尾巴》。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课文里是怎样写它们比尾巴的呢?我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请大家把课文打开到第65页,大家一边看书上的图,一边听录音主朗读儿歌。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②用圆圈圈出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这是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课文里有6个带问号的句子。我们找找看,看谁找得快。(出示6个问句)
②看图回答6个问题。出示6个答句。
③纠音。如尾巴。一把。长。短。谁
④齐读儿歌,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⑤出示生字、新词。
三、诵读全文,入情入境。
1、这些小动物的尾巴各种各样的,真有趣。大家喜欢这些小动物吗?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就要读出喜爱的.感情。
2、读第一节。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3、师带读,强调读出节奏。
4、指名读。生再评价。
5、同桌相互读,认真体会,再指名读。生评价。
6、四人一组,读后面的三个问句,读的时候,眼前要出现它们的尾巴的样子。
7、指名读第二节的答句,要读出喜爱的语气。生评价。
8、指名读第四节答句,再齐读。生评价。
9、齐读全文。
①男生问,女生答。
②老师问,学生答。
四、学习书写生字。
1、分析记忆字形。
2、认识“尸”尸字头,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尾”字的?
3、巴:笔顺:
4、长:笔顺:
5、师范写,生先临写一个,再练习写2个,强调写字的姿势。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
6、小结:今天,同学们学得很好。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