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1一、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民间的文化为主题,几位文化的名人通过对故人故事的回忆,对生活和艺术的思考,为我们开启了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民间文化宝库的大门。本单元几篇文章的共同点是文中所写离我们似远犹近,教学时应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适量拓展课程资源,较透彻地理解文中的文化情趣,充分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几篇课文又都是作者行文风格的'杰出代表,学习时应以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为核心,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力求让学生体会到与生活脉动共振、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学习愉悦。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祖国生动丰富、趣味盎然的民间文化。
2、 加强朗读教学,揣摩品味文章中重要的语句,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3、 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艺术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朗读品味,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培养语感。
2、 自主、合作、探究性阅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3、 延伸阅读,比较各地的民风民俗,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4、 培养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四、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教学措施)
首先,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示范并引导学
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要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还要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其次,教学范围可以适当扩展。由于本单元课文内容学生普遍感到较为陌生,教师可以借助音像资料,适当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体验,但不能喧宾夺主把语文课上成“民风民俗”的知识介绍课。
第三,本单元教学还应该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教师应注意利用当地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趣。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家乡风情”为主题,设计各种活动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活动应该有计划,有评价。计划应详尽,形式应多样,评价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态。度,力求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增加社会经验,培养多种能力。
五、课时安排
《云南的歌会》2课时 《端午的鸭蛋》2 课时 《吆喝》2课时
《春酒》1 课时 《世俗奇人》1课时
《写作与口语交际》2课时 检测2课时 总计12课时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2一、教材分析
(一)概况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下册一共有六个单元,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 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人物介绍、散文诗、保护自然、民俗、古诗文、古诗文;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综合性学习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献给母亲的歌、寻觅春天的踪迹、科海泛舟、到民间采风去、古诗苑漫步、背起行囊走四方。
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1)立足学生实际(2)体现现代意识(3)弘扬人文精神(4)突出开放性(5)注重策略引导。
(二)具体内容
第一单元以人物介绍为主题。五篇课文,《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列夫。托尔斯泰》《再塑生命》“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着重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从单元课文的内容来说,让学生领略了各地的大自然风采。通过这个单元,可以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和启示。
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迷》《大雁归来》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喂!出来》。
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民俗知识的短文,共六篇。它们是。《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
二、教学进度
第一周:《藤野先生》《我的母亲》
第二周:《我的第一本书》《列夫托尔斯泰》《再塑生命》
第三周: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测试《雪》
第四周:《雷电颂》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与朱元思书》
第五周:《五柳先生传》《马说》单元测试
第六周:课外古诗前五首复习第一次月考
第七周:《短文两篇》《海燕》《组歌》
第八周:单元测试《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第九周:《旅鼠之迷》《大雁归来》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第十周:单元测试《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
第十一周: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测试《小石潭记》
第十二周:课外古诗后五首复习第二次月考
第十三周:《喂!出来》《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
第十四周:《吆喝》《春酒》《俗世奇人》
第十五周: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第十七周:《满井游记》《诗五首》
第十八周:复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技巧、写作水平等综合 ……此处隐藏28320个字……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2)单元复习与测试(3)
第四周6、《雪》(2)
7、《雷电颂》(2)
8、《短文两篇》(2)
第五周9、《海燕》(2)
10、《组歌》(2)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2)单元复习与测试(3)
第六周21、《与朱元思书》(2)
22、《五柳先生传》(2)
23、《马说》(2)
第七周24、《送东阳马生序》(3)
25、《诗词曲五首》(2)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古诗苑漫步(1)
第八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古诗苑漫步(2)
11、《敬畏自然》(2)
单元复习与测试(3)期中复习(2)第九周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期中总结
第十周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2)
13、《旅鼠之谜》(1)
14、《大雁归来》(1)
15、《喂——出来》(2)
第十一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4)
16、《云南的歌会》(2)
第十二周17、《端午的鸭蛋》(2)
18、《吆喝》(2)
19、《春酒》(1)
20、《俗世奇人》(1)
第十三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2)单元复习与测试(3)
第十四周26、《小石潭记》(2)
27、《岳阳楼记》(3)
第十五周28、《醉翁亭记》(3)
29、《满井游记》(2)
30、诗五首(1)
第十六周30、诗五首(2)单元复习与测试(3)
第十七周期末复习(5)第十八周期末复习(5)
第十九周期末考试(5)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15一、教材简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曰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非常诗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这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科技活动中练习写作与口语交际。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五篇课文中,《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高人。此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是围绕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文言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另外,“背起行囊走四方”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课改精神的学习和对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初步拟定了本学期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德育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能力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情感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及本期末目标
在八年级4个班中,我带的是三班和四班。拿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看,三班平均分为60.1,位于年级之首;四班平均分为54.8,位于年级末尾。究其原因,与两个班的学风有莫大的关联。三班由于我自己带班,要求较严,学生在语文学科上落实地较好,故大家成绩不差,但缺少冒尖生,80以上的很少;相比较而言,对四班学生管理时间少一些,学生就学得不踏实,再加上汪明、吴江等顽皮学生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成绩滑坡,致使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但尖子生倒有两三个,如程露、方谦、张冲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