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比例各部分名称,组比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提问:什么是比?一辆汽车4小时行160千米,说出路程和时间的比。
2、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12:16 : 4.5:2.7 10:6
二、 新授
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在过去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一个的知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 比例的意义
出示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从上不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
第一次所行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
(1)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结果后,师指出: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是相等的,可以用等号将两个比连起来写成下面的等式。
板书:80:2=200:5 或 =
师:这样的式子,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做比例。
(2) 口答
A、把复习第2题中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用等号连起来。
B、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什么?
C、根据刚才的回答,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
(3) 小结。
A、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这两个比相等。
B、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的两个比就不能组成比例。
(4) 练习,课本第10页做一做。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1) 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例题:80:2=200:5
并自学课本
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的项?什么叫前项?什么叫后项?什么叫内项?什么叫外项?这四项分别在等号的什么位置?
(2) 说出下面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6:10=9:15 8:3=3.2:1.2 1/3:1/6=16:8
(3) 计算:上面比例中的外项积与内项积。
(4) 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比例中的计算结果,发现这两个乘积有怎样的关系?
师:想一想,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
(5)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第2页的做一做。
2、 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第1题。
四、 总结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什么?
2、 怎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五、 作业
1、 完成练习四的第1-3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2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四5~9。
教学目标:
1、 通过加减口算,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
2、 进一步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正确选用条件计算所求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练习四5。
1) 先估计一下下面每题的得数各是几十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 口算出结果并与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集体订正
2 、练习四4。
1)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 补充六道题,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再计算。
6+(6+4) 89(2620)
87105 9+(487)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四7。
1)出示第7题的统计表,说说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要求小明比小红多跳几下应选择什么条件?(学生解答,。集体交流)
3)如果要求小红比小华少跳几下应选择什么条件?(学生解答,集体交流)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提问题解答,集体交流。)
2、练习四8。
1)出示第8题,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有50名同学加入少先队,有54条红领巾够不够?)
2)有50位同学加入少先队,54条红领巾够不够为什么?
3)你知道红领巾多多少条吗?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3、练习四9。
1)出示第9题,指名说图题。
2)一共拿来40个鼠标,有46台电脑,这些鼠标够不够?为什么?(4046,所以不够)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提问解答,集体交流。)
三、 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通过赛一赛的.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辨认平面示意图,并根据平面示意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设计的活动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因此,我在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学生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厂办子弟小学,班上的47名学生中大部分是本厂子弟。班上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遇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敢于尝试解决,思维比较活跃。由于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东、南、西、北这四个基本方向,因此对于本课的学习是 ……此处隐藏4140个字……以在同一行左、右移动,还可以在同一列上、下移动,这是例2比例1复杂的地方。但是,无论图案从左往右移动,还是从上往下移动,计算平移次数的方法与例1是一致的。所以,这道例题要以例1的规律为基础,构建稍复杂一些的规律。
首先是理解题意,激活相关的经验。示意图的墙面上贴了瓷砖,中间的4块组成一个图案。“把图案贴在这面墙的任意一个位置”引发想像,可以把图案贴高些,也可以贴矮些;可以把图案贴在墙面的左边,也可以贴在右边。经过交流和,得出两条线索,即教材呈现的两种思考。这两种方法都是把例1里获得的经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第一种方法想的是在一行上移动,和例1非常贴近,很快得出贴在最上面一行有7种贴法。第二种方法想的是在一列上移动,比例1稍有变化,所以贴在最左边一列有多少种贴法需要数一数或算一算。
然后小组讨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第(1)个问题需要的时间最多,把第一种一行有7种贴法和第二种一列有5种贴法结合起来,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这里不要急于得出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弄明白的是: 如果一行一行地想,要从上到下想5行;如果一列一列地想,要从左到右想7列。第(2)个问题在理解题意时已经有了答案,这里再次讨论,是因为第一种方法讲的是最上面一行,第二种方法讲的是最左边一列,需要扩展到每一行都有7种贴法,每一列都有5种贴法。第(3)个问题是解决一共有多少种贴法以及它的算法。有前两个问题为基础,很容易想到一共有7×5=35(种)贴法,这个算式的数量关系就是沿着长的贴法、沿着宽的贴法与一共有的贴法之间的关系。
“试一试”和“练一练”都是例题的变式。“试一试”的图案虽然仍旧由4块瓷砖拼成,但拼法变成“凸”字形。把它贴到墙面上,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把图案看成长方形。这一点可以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操作来理解。“练一练”在墙面上贴的是长方形瓷砖,有6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瓷砖拼成一个图案。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的思考与计算,和贴正方形瓷砖相同,能再次体会一共有的贴法与沿墙面长的贴法、沿墙面宽的贴法之间的关系。
练习十第3题里有两类问题,一类是用“十”字形的框在数表里每次框出5个数,一共有多少种框法。解决这类问题,要把红框看成每次框出9个数的长方形。这一点,学生在“试一试”里已有初步的体会。另一类问题是研究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与中间数的关系,只要通过几次框数活动,就能发现框里的5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5倍。中间的那个数是5个数的平均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6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互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
1.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2.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一)复习
1.读出下列的百分数.
20% 120% 100.5% 12.3%
2.说出下列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0.8 1.2 0.125 1.75
3.把下面小数化成分数.
0.2 1.5 0.375 1.25
4.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
5.把下面各数写成百分数.
(二)引入
在生产、工业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和分析时,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有时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有时要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师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新授教学
(一)百分数和小数互化.
1.教学例1
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1)小组讨论转化的方法
(2)教师提问:小数化成百分数分几步进行?0.25怎样化成百分数?
教师板书:
(3)学生独立将1.4、0.123化成百分数.
教师板书:
(4)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数化成百分数.
0.38、1.05、0.055、3
(5)总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规律.
小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板书:
(6)口答: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0.35 0.07 1.3 2.24 5
我们已经学会了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那么,百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
2.教学例2
把2.7% 124% 0.4%化成小数.
(1)小组讨论转化的方法
(2)学生试做,老师巡视指导.
(3)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
(4)做一做:把15% 80% 3.5%化成小数
(5)总结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规律.
小结: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板书:小数 百分数
(6)口答:把下面百分数化成分数:60% 12.5% 120%
(7)小结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1.教学例3
把 、 、 化成百分数
(1)思考回答:
① 、 、 能直接化成百分数吗?
②把百分数变成什么样的数就可以化成百分数?
(2)学生试做并订正.
教师说明:分子除以分母,如遇到除不尽时,通常商算到小数第四位,再用四舍五入法
取三位小数.同时要注意等号和约等号的使用.
教师强调:因为0.167是近似值,所以 ,而16.7%是从0.167改写成的,没有再取近似值,所以 ,如果把 直接写成百分数,就要写成
(3)做一做:把下面分数化成百分数.
2.教学例4
把17%、40%、12.5%化成分数.
(1)学生试做
(2)集体订正
板书:
(3)做一做: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分数.
14% 2.5% 120%
(4)归纳总结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说一说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吗?
五、布置作业
(一)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25 0.07 0.9 0.415 1.3 1.041 1
(二)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72% 17.6% 106% 2% 0.8% 7.5% 100
(三)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四)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分数.
20% 25% 33% 180% 0.6% 3%